[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田的排泡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9494.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6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九立;王宏娟;王魁江;沈喜兰;马增超;杨玉春;王驰;陈小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三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田 排泡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田排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气田的排泡剂结构,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包裹在第一壳体外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内中空的球状体,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的液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和空腔之间的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第二壳体内边缘相连,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一壳体外边缘相接触;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膜且通过隔膜将第一壳体分成两个腔室,连接管另一端与隔膜外边缘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泡剂不容易粘壁、且能通过自身重力达到井底,并能产生气流搅动,排泡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田排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气田的排泡剂结构。
背景技术
天然气采气井根据用途可分为直井、水平井及分支井等,天然气井特别是生产到中、后期的天然气井、地层压力降低、气产量下降、携带能力降低,部分进入井筒的地层水会滞留在井底并且产生积液;而积液的液柱压力可能与地层压力达到静态平衡,使得生产条件恶化、产量降低、甚至水淹以致停产,因此必须采取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及时排出。
气田现阶段主要的排水措施有泡沫排水、柱塞排水、井间互联环空气举排液技术、高压氮气气举、小直径管泡沫排水、泡排和其他工艺相结合等;泡排的工艺原理是利用泡排剂或泡排棒的泡沫效应、分散效应、减阻效应和洗涤效应,借助于其他工艺复产工艺引起的搅动,在井筒内生成大量低密度含水泡沫,降低积液。
但是现有在排泡时,存在以下问题:对于直井,排泡剂从井筒口投放,可以通过自身重力可达到井底,对于有的水平井,泡排剂多为棒状结构,在投入井中时容易沾壁,且质量较轻,不能通过自身重力达到倾斜井段底部与水平段连接处,无法满足水平井泡沫排水采气;二是,井底在没有气流搅动的情况下,排泡剂的起泡能力低,影响排泡剂的采气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排泡剂结构易沾壁、不能自重到井底或排泡能力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泡剂不容易粘壁、且能通过自身重力达到井底,能产生气流搅动,排泡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气田的排泡剂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内中空的球状体或内中空的类球状体。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气田的排泡剂结构还包括包裹在第一壳体外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与第一壳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液体排泡剂。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气田的排泡剂结构还包括置于第二壳体和空腔之间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第二壳体内边缘相连,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外边缘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膜且通过隔膜将第一壳体分成两个腔室;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隔膜外边缘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一个或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为水溶性隔膜。
进一步的,第二壳体是缓溶性包衣材料制成第二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为1-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的外部结构均为球状体或类球体,在投放如井底时,其与井底的接触为点接触,接触面积小,从而能减小排泡剂结构沾壁的风险,排泡剂能随着排泡剂结构达到井底,排泡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有空腔,且在空腔内设置有液体,这样,排泡剂结构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排泡剂结构投入井中后,由于重力作用,液体会紧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液体之间产生滚动摩擦,使得排泡剂结构不断向下滚动,直至落在井底,满足水平井的排泡及采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三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三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9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