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针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9161.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4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巩浩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浩贤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31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杨春芳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射针具,其包括针体组件以及驱动组件,针体组件活动安装在驱动组件内;针体组件包括针体、连接在针体末端的活塞,活塞前端带有凹槽;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壳体,驱动壳体的后端面上连接套管组件,驱动壳体侧面连接进液管,驱动壳体内部带有活塞腔,活塞安装在活塞腔中,该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注射稳定性高,插针的深度和速度以及注射的用量和注射速度都可以很好的控制,不用依赖人工经验,安全性更好,解决了注射针具注射过程中注射深度和药物用量各项参数难以控制,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射针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医学器械的安全性要求日益增加,减少用户疼痛感,增强注射操作的稳定性也是医学领域不断追求的,在医疗领域的过程中,针具是必须的器械,现有的针具在使用过程中都是依靠医护人员的手动操作,控制针具的插入深度以及注射的药剂的速度和用量,这就对操作人员有很高的要求,操作人员由于人为控制,其注射深度以及注射速度和注射量都很难把控,这就使得在医学注射过程中存在一定隐患,包括插针的疼痛感、注射的深度以及注射速度都难以严格把控,因此,设计一种稳定且定量注射的注射针具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针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医疗针具的针头插入深度、注射液体的注射速度和用量完全依靠人工经验和熟练程度,各项参数难以控制,造成注射过程中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注射针具,其包括针体组件以及驱动组件,针体组件活动安装在驱动组件内;
针体组件包括针体、连接在针体末端的活塞,活塞前端带有凹槽,活塞和针体之间通过扇形排列的连接片连接,针体内部中孔,与活塞前端的凹槽连通,针体前端还带有输出通孔;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壳体,驱动壳体的后端面上连接套管组件,驱动壳体侧面连接进液管,驱动壳体内部带有活塞腔,活塞安装在活塞腔中,针体伸出驱动壳体前端;驱动壳体的外壁上开有若干输液管道,输液管道前端开有前环形腔,后端开有后环形腔,前环形腔和后环形腔将输液管道连通,进液管与后环形腔连通,前环形腔与活塞腔连通。
进一步的,套管组件包括套筒和连接在套筒上的管道,套筒可拆卸安装在驱动壳体的后端,套筒与活塞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套筒内壁的前端带有螺纹,活塞腔后端带有螺纹孔,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腔内。
进一步的,活塞腔内带有限位套,用于限制活塞的行程。
进一步的,与后环形腔对应的驱动壳体外壁开有进液孔,进液管可拆卸安装在进液孔中,进液管、后环形腔、输液管道、前环形腔以及活塞腔连通,将液体从进液管输入到针体内部。
进一步的,驱动壳体前端与针体侧壁接触处带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输液管道呈环形分布在驱动壳体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注射针具,设置有驱动组件,通过管道向活塞腔中输送气体或者液体,通过气压差控制活塞腔内针体组件的前后移动,控制针体组件的插入深度以及输液位置;驱动壳体上开有输液管道,药物通过进液管、后环形腔、输液管道、前环形腔进入到活塞腔中,再从活塞上的凹槽进入到针体内部,从输出通孔进入到用户体内,该注射方式的注射速度可以控制并可以及时调节,注射用量也可以更好地把控;注射稳定性高,插针的深度和速度以及注射的用量和注射速度都可以很好的控制,不用依赖人工经验,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浩贤,未经巩浩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9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清洗机中定位V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限位毛毡滤芯及防尘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