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对水土流失的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9038.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7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臣;于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F5/04;E03F5/10;A01G22/00;A01G24/4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对 水土流失 护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对水土流失的护坡结构,包括护坡本体,护坡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级台阶,每级台阶中设有三角型凹槽带,三角型凹槽带中设有雨水过滤装置;雨水过滤装置包括两个冲孔板、多级覆盖层及排水通道,两个冲孔板分别紧贴设置在三角型凹槽带的两侧,多级覆盖层由上到下一次设置在两个冲孔板之间,排水通道设置在多级覆盖层的下方,排水通道与坡面排水系统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级台阶上设置雨水过滤装置,实现了降水的梯级截留;当降水量较小时,降水通过冲孔板自然渗透进坡面土壤内;当降水量较大时,少量降水直接渗透进入坡面土壤内,其余降水通过排水通道汇集至坡面排水系统后排出;避免了降水直接冲刷坡面,降低了坡面水土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对水土流失的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地形坡度中,由于植物稀缺、覆盖率低,导致缓坡常年产生水土流失现象;对周边的生态及土壤结构形态造成了一定破坏。对于土质稀松的缓坡来说,旱季来临的时候,地表裸露,水量蒸发大;进入雨季时节,雨水直接冲刷坡面,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时产生滑坡,土壤的下滑力增大,植被无法生长,形成区域生态恶性循环;现有的护坡结构大多硬质面积占比较大,土壤覆盖层较薄,不利于植物生长和生物生境的营造;且无法有效解决雨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其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对水土流失的护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解决雨水冲带带来的水土流失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对水土流失的护坡结构,包括护坡本体、雨水过滤装置及坡面排水系统,护坡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级台阶,每级台阶上设置有三角型凹槽带,三角型凹槽带中设置有雨水过滤装置;雨水过滤装置包括两个冲孔板、多级覆盖层及排水通道,两个冲孔板分别紧贴设置在三角型凹槽带的两侧,多级覆盖层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两个冲孔板之间,排水通道设置在多级覆盖层的下方,排水通道与坡面排水系统连通。
进一步的,多级覆盖层包括由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的鹅卵石层、砂石层、综合肥料层及砾石层,其中鹅卵石层的上部与台阶面平齐。
进一步的,坡面排水系统包括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水沟设置在护坡本体的顶部,排水沟纵向设置在护坡本体的坡顶和坡底之间,排水沟的顶部与截水沟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蓄水池,蓄水池设置在护坡坡脚,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坡面排水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护坡本体的坡脚处设置有生态石笼及挡土墙;生态石笼靠近护坡本体一侧设置,挡土墙固定设置在生态石笼的外侧。
进一步的,冲孔板采用冲孔钢板,冲孔钢板上的冲孔为圆形孔,圆形孔的直径为0.8-2cm,圆形孔的间距为3-5cm。
进一步的,鹅卵石层的厚度不少于20cm,砂石层的厚度不少于20cm,综合肥料层的厚度不少于20cm,砾石层的厚度不少于40cm。
进一步的,护坡本体的表面种植有植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对水土流失的护坡结构,通过在护坡本体上设置若干级台阶,每级台阶上设置雨水过滤装置,实现了对护坡表面降水的梯级截留;当降水量较小时,降水能够通过冲孔板自然渗透进坡面土壤内;当降水量较大时,少量降水直接渗透进入坡面土壤内,其余降水通过排水通道汇集至坡面排水系统后排出;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降水直接冲刷坡面,降低了坡面水土流失,确保了护坡表面的植被覆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9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切割工作台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