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船体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7106.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6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丛松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宏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32 | 分类号: | B63B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船体 骨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船体骨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焊接于凹槽内部,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焊接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设置有加强筋,并且将侧板分成三个一组,每个加强筋与一组侧板固定连接,加强筋分成上下两组,上下两组加强筋交错分布,可以提高各个侧板之间连接的强度,有利于在航行时提高船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的船体骨架。
背景技术
中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代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横断面为V形,尖底船下设置贯通首尾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
但是目前的船体在实际制造时,由于结构连接简单,导致其受力强度有限,在航行时如果遇到风浪,船体强度往往不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因此,发明一种高强度的船体骨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的船体骨架,安装时将多个侧板依次焊接在连接板顶部,之后在左右两个侧板之间焊接第一横板,在第一横板顶部焊接加固条,在将第二横板焊接与加固条顶部,通过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配合,可以提高侧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强度,通过加固条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连接强度,通过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焊接于凹槽内部,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焊接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设置有加强筋,并且将侧板分成三个一组,每个加强筋与一组侧板固定连接,加强筋分成上下两组,上下两组加强筋交错分布,可以大大提高各个侧板之间连接的强度,有利于在航行时提高船体的稳定性,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船体骨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条。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板两端均通过焊接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条通过焊接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板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均与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前侧板,所述前侧板顶部设置有第三横板,所述前侧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三横板和连接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侧板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侧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挡板和底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固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固条交叉分布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包括多个第一加固条和多个第二加固条,所述相邻的第一加固条和第二加固条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宏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宏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7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钢结构预埋件
- 下一篇:节能旋风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