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球形底泥修复药剂的水下投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6216.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2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杜辉;王朝阳;李永泰;崔佳旭;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李美英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球形 修复 药剂 水下 投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球形底泥修复药剂的水下投药系统,数个布药装置间隔的固定在固定架上,每个布药装置的两根滑动杆的下端分别穿过固定架底板,使滑动杆的底部的球面置于传动机构传动轴上的两个凸轮凹形面Ⅱ内滑动配合,每个布药装置的闸杆分别穿过固定架底板,使闸杆底部的球面置于传动机构传动轴上的凹轮凹形面Ⅰ内,数个布药装置向下倾斜的溜槽板分别搭在固定架的底板上;在水上平台尾端向,间隔的固定数个下料装置,流速传感器固定在水上平台侧面的水位线以下,流速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变频电机连接。本系可以对河湖底泥进行精准布药,大大提高了河湖底泥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球形底泥修复药剂的水下投药系统,用于对受污染的河湖底泥进行原位修复改良。
背景技术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河湖底泥是底栖动物、水生植物以及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近些年越来越受到水环境治理业内人士的重视,然而,很多水体内多年累积的动植物残体、有机质及营养盐类是导致底泥厌氧黑臭,且这些污染物质不断的向水体释放,致使河道黑臭、蓝藻水华、异味挥发、生态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故此,在黑臭水体以及水生态环境构建的过程中,河湖底泥的改良和修复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对底泥投加或化学或生物的球形修复药剂就是其中一种治理技术。
现阶段,对于这种粒状修复药剂的投放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抛撒的方式,使用时抛洒到河湖底泥之上,通过缓释作用,逐渐实现对周边底泥的氧化分解或相应的治理目的。这种技术对操作人员简便易行,节省时间。但由于抛撒方式的限制,以及水流紊动的影响,即便投加量经过试验确定,其均匀性却很难控制,药剂落水后在河底一般呈带状分布,有地方药剂过量,有地方没有药剂,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状况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球形底泥修复药剂的水下投药系统,用于对受污染的河湖底泥进行原位修复改良,具有投加精准、效率高、作业质量稳定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球形底泥修复药剂的水下投药系统,包括水上平台、流速传感器、控制器、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布药装置、传动机构、下料装置;
所述布药装置包括储药罐、螺旋杆、螺旋套、拉簧、固定环、滑针、滑动杆、上锥杆、闸杆、溜槽板、自润滑垫片;
两根所述滑动杆之间设有储药罐,在储药罐内设有螺旋杆,在螺旋杆上设有螺旋状叶片,所述上锥杆一端依次穿过螺旋套、自润滑垫片、储药罐固定盖与螺旋杆顶端连接,螺旋套上端的一圈数个齿Ⅰ与上锥杆锥头下面的一圈数个齿Ⅱ啮合,在两根滑动杆上端对称固定两根水平设置的滑针和两根斜支撑,两根斜支撑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滑针固定,两根滑针与套装在螺旋套上的固定环相固定, 两根水平设置的滑针端头分别置于螺旋套上的螺旋状滑槽中,两根拉簧的一端分别挂接在水平设置的两根滑针上,两根拉簧的另一端分别挂接在储药罐的上端储药罐固定盖上;
所述溜槽板一端固定在储药罐的下端,溜槽板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闸杆上端的封堵头置于储药罐下端锥形腔排料口处接触配合,闸杆下端穿过溜槽板的闸杆定位孔伸出溜槽板下方,闸杆与闸杆定位孔间隙配合;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轴承座、传动轴、凹轮、凸轮、轴承;
数个所述轴承座水平间隔的固定在水上平台上,在每个轴承座上设有轴承,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数个轴承座上的轴承置于最后一个轴承座上的轴承中,在每对轴承座之间的传动轴上间隔设有数个凸轮,在每对凸轮之间的传动轴上分别设有一个凹轮,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水上平台上的变频电机连接;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料斗、溜管、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6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湖底泥原位疏松修复系统
- 下一篇:多管口水泵后盖气密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