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烘干机转运槽排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5170.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傅天龙;傅天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源生春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志龙;蔡学俊 |
地址: | 35060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烘干机 转运 槽排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烘干机转运槽排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从烘干机排出茶叶的冷却平台,所述冷却平台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排料平台,所述冷却平台与排料平台的结合处固定有纵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铰接有能摆动的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的下端与冷却平台侧部接触,所述冷却平台中部具有纵向推板,所述纵向推板经驱动装置沿水平方向移动推动物料从冷却平台向排料平台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实现将茶叶烘干机烘干后的物料进行排料满足茶叶的快速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烘干机转运槽排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叶烘干机在烘干后需要将茶叶放置在转运平台或摊晾平台上进行冷却降温,之后通过人工将从茶叶烘干设备排出冷却后的茶叶通过铲子和畚斗进行物料收集,并将其输送至包装袋中,该方案使用时效率低且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茶叶烘干设备需要利用人工进行铲料收集效率低且容易再装料时出现茶叶漏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茶叶烘干机转运槽排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从烘干机排出茶叶的冷却平台,所述冷却平台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排料平台,所述冷却平台与排料平台的结合处固定有纵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铰接有能摆动的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的下端与冷却平台侧部接触,所述冷却平台中部具有纵向推板,所述纵向推板经驱动装置沿水平方向移动推动物料从冷却平台向排料平台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推板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冷却平台上部的驱动电机及与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丝杠,所述固定螺母与丝杠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平台位于纵向推板的两侧固定有侧挡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侧挡板上,背离驱动电机一侧的侧挡板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纵向推板侧部具有与导轨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平台上表面具有多组成对设置的导料板,各对导料板间距由内向外侧逐渐缩小形成排料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推板的上部具有顶开出料挡板的顶板,所述纵向推板的前侧面由上至下逐渐变窄呈斜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挡板的下端的内侧面与冷却平台接触面固定有相互吸合的永磁体,所述出料挡板的上端经轴承与支撑架上端铰接,所述。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平台表面具有细孔,所述冷却平台底部具有冷却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实现将茶叶烘干机烘干后的物料进行排料满足茶叶的快速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推板与侧挡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布局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推板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茶叶烘干机转运槽排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从烘干机排出茶叶的冷却平台10,所述冷却平台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排料平台110,所述冷却平台与排料平台的结合处固定有纵向的支撑架120,所述支撑架的上部铰接有能摆动的出料挡板130,所述出料挡板的下端与冷却平台侧部接触,所述冷却平台中部具有纵向推板20,所述纵向推板20经驱动装置沿水平方向移动推动物料从冷却平台向排料平台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源生春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罗源生春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5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投片溶出仪盖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