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投片溶出仪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4774.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3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晶;应露宇;裴仰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厦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3/15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投片溶出仪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制药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避免不同人投片造成的实验误差且能够提高实验精准度的自动投片溶出仪盖,具备:盖体,在盖体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投放片子的通孔;挡片,其可旋转地安装于盖体的下表面,挡片用于盖合所述通孔;微型电机,其转轴与挡片连接,微型电机用于带动挡片沿着通孔的轴线旋转;无线接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型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无线发射电路的输出端与无线接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投放片子时,无线发射电路输出高电平,高电平用于触发无线接收电路工作,进而驱动微型电机转动,带动挡片开启通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制药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投片溶出仪盖。
背景技术
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背景下,要研制出与原研等效的仿制药首先要建立原研与仿制药的体内外相关性。因此,在仿制药的处方开发过程,仿制药与原研药体外溶出曲线的对比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以此优化处方工艺,以其制备与原研体外溶出一致的仿制药。在实验过程中,人为投片六个溶出杯一般需要两人投片,且每个片子进入杯子的时间不一致,造成溶出的偏差。
因此,如何降低溶出偏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实验过程人为造成的误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避免不同人投片造成的实验误差且能够提高实验精准度的自动投片溶出仪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自动投片溶出仪盖,具备:
盖体,其形成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投放片子的通孔;
挡片,其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挡片用于盖合所述通孔;
微型电机,其转轴与所述挡片连接,所述微型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挡片沿着所述通孔的轴线旋转;
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无线发射电路,所述无线发射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投放片子时,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输出高电平,所述高电平用于触发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工作,进而驱动所述微型电机转动,带动所述挡片开启所述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晶振、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另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起振端与所述晶振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及所述晶振的另一端分别与公共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充放电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及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公共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器及第一继电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电源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七电感、第二十电容及第七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厦学院,未经厦门华厦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4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车式超限检测系统用情报板
- 下一篇:茶叶烘干机转运槽排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