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系统及自动变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00410.6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3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勋;顾强;刘振宇;宋建军;康志军;叶珂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1/0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系统 自动变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及自动变速器,其属于车辆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包括油底壳;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第一端与油底壳连通;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的第一端与油底壳连通,压力调节阀的第二端与动力装置连通;压力电磁阀,压力电磁阀的第一端分别与动力装置的第二端和压力调节阀的第二端连通,压力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油底壳连通;驱动装置,通过第一油路与压力电磁阀的第三端连通;第一油路通过第二油路与压力调节阀的控制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使得调节弹簧的尺寸和弹性系数可以较小,且压力电磁阀出口压力参与主油路压力调节,使得压力电磁阀不需要输出压力时,主油路可以维持较低压力,有利于减小系统能量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及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的执行机构通常采用液压系统来驱动,且液压系统具有换挡品质高、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液压系统的稳定性是影响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的直接因素。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并且为了达到调节需要,压力调节阀中的调节弹簧通常需要选用弹力较大的弹簧,也即是调节弹簧的尺寸及弹性系数均较大,导致油泵需要提供较大的泵压才能够使得液压系统中的剩油经压力调节阀返回至油底壳内,进而导致液压系统具有较大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及自动变速器,使得调节弹簧的尺寸和弹性系数可以较小,且压力电磁阀出口压力参与主油路压力调节,使得压力电磁阀不需要输出压力时,主油路可以维持较低压力,有利于减小系统能量消耗。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压系统,包括:
油底壳;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油底壳连通;
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动力装置连通;
压力电磁阀,所述压力电磁阀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二端和所述压力调节阀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压力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油底壳连通;
驱动装置,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压力电磁阀的第三端连通;
所述第一油路通过第二油路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控制端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油底壳的通路上。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所述第三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油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第五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五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的连接处连通,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第四油路上。
可选地,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安全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第二端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第六油路、第七油路和第八油路,所述安全阀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六油路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第七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安全阀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七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油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八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第二端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第九油路和第十油路,所述第九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八油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九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电磁阀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十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九油路连通,所述第十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二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路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油路的管径。
可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油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0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件烤漆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推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