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焦炉斜道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9136.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景殿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9/02 | 分类号: | C10B49/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焦炉 斜道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焦炉斜道区结构,包括设于蓄热室上方、燃烧室与炭化室下方的斜道区,所述燃烧室与炭化室相间设置,燃烧室的底部通过斜道与蓄热室的顶部相连;燃烧室双联火道隔墙的根部设废气循环孔;所述炭化室的底面高度高于斜道口处对应燃烧室的底面高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多数分段加热或者以降低燃烧剧烈程度为手段的低氮燃烧型焦炉,通过将炭化室底部相对于燃烧室底部加高,使燃烧室的热量能够有效传递到炭化室底部,保证结焦过程中的均匀充足供热,避免炭化室底部出现生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焦炉斜道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机装焦炉大型化的发展,分段燃烧的加热方式已普遍应用于焦炉立火道的设计当中,采用分段燃烧的加热方式可有效降低焦炉内气体燃烧时的最高温度,同时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是,由于其改变了原有焦炉设计中底部加热量远大于顶部的加热方式,因此存在焦炉炭化室下部出现生焦的风险。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焦炉设计行业尚未形成明确的解决方案,在现行的焦炉设计中,大多采用刻意保持下部煤气的供给量充足,同时保证煤气和空气尽快的汇合燃烧的方式,但这种做法却与低氮燃烧的目标相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分段燃烧或者类似技术中,燃烧的火焰离燃烧室底部的距离过大,而传统焦炉中,对应斜道口的燃烧室底面和炭化室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因而造成燃烧室对炭化室底部供热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焦炉斜道区结构,适用于大多数分段加热或者以降低燃烧剧烈程度为手段的低氮燃烧型焦炉,通过将炭化室底部相对于燃烧室底部加高,使燃烧室的热量能够有效传递到炭化室底部,保证结焦过程中的均匀充足供热,避免炭化室底部出现生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的焦炉斜道区结构,包括设于蓄热室上方、燃烧室与炭化室下方的斜道区,所述燃烧室与炭化室相间设置,燃烧室的底部通过斜道与蓄热室的顶部相连;燃烧室双联火道隔墙的根部设废气循环孔;所述炭化室的底面高度高于斜道口处对应燃烧室的底面高度。
所述炭化室底面与斜道口处对应燃烧室底面的高度差为50mm~900mm。
所述炭化室底面的高度高于废气循环孔的上沿高度。
所述燃烧室与炭化室之间由燃烧室炉墙分隔,燃烧室炉墙在对应炭化室下部的区域向炭化室内延伸,使炭化室下部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所述斜道区的主体由斜道砖砌筑而成,斜道区设置斜道的区域由一至多块耐火浇注料预制块组成,斜道设于耐火浇注料预制块中。
所述耐火浇注料预制块为多块时,相互之间通过拼接、扣合方式连接,耐火浇注料预制块的厚度大于单层斜道砖的厚度。
所述斜道区在焦炉正面设有多个补充加热孔,补充加热孔分别连接炉头空气斜道或炉头煤气斜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类分段加热或延迟燃烧型焦炉,在通过降低分段燃烧一段火焰燃烧剧烈程度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生成的同时,可有效改善燃烧室对炭化室底部的传热效果,增强炭化室底部对焦炭的供热,使焦炉炭化室底部结焦更完全;
2)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改善燃烧室炉墙在废气循环孔附近局部承受炭化室侧向压力的状况,增强燃烧室炉墙的强度及耐用性;
3)本实用新型将新型耐火材料应用于斜道设计,为复杂的斜道气流通道砖型设计提供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同时,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耐火材料也使在斜道处开设补充加热孔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的焦炉斜道区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9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生产用窑炉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气门自动加工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