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口中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3886.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2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乔军伍;卢显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大拓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口 中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口中套,前端套体和后端套体焊接成一体并形成有中空的腔体,环形设置的腔体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导流体,导流体将中空的腔体分隔为第一水腔、第二水腔和第三水腔,第一水腔与进水腔连通,第三水腔与出水腔连通,以将进水口输入的冷却液依次于第一水腔、第二水腔和第三水腔循环流动的水输至出水腔并经出水口排出,风口中套由此实现降温冷却;前端套体远离后端套体的一端设置有装配槽,以便于将风口小套与该风口中套密封连接安装;后端套体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位于出水口与灌浆孔之间的位置,在有助于与风口大套密封安装的同时,亦避免了灌浆孔灌浆时对密封圈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高炉送风领域,具体地为一种风口中套。
背景技术
高炉风口中套是高炉送风装置的部件之一,其安装在风口大套和风口小套之间,风口中套前端插入炉墙的内部,起到支撑风口小套和连接风口大套的作用。现有的风口中套一方面其内部设置的冷却通道不尽合理,存在冷却效果不佳的状况,另一方面,风口中套和风口大套之间多采用锥形面或球面进行密封,均为硬密封,因设备加工的精度误差,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煤气泄漏。因此,提供一种冷却效果良好,且便于与风口大套密封安装的风口中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口中套,以解决前述提及的风口中套的冷却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风口中套,包括套体和导流体,所述套体形成有一中空的腔体,所述导流体设置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导流体包括隔板和筋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筋板将所述腔体分隔并形成有第一水腔、第二水腔、第三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第一水腔和所述第三水腔分别与所述进水腔、出水腔连通,所述第一水腔与所述第二水腔连通,所述第二水腔与所述第三水腔连通;所述套体的后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套体的后端开设有密封槽以与风口大套装配并密封安装。
优选地,所述套体包括前端套体和后端套体,所述前端套体和所述后端套体焊接一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流体于所述腔体内还分隔形成有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分别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出水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套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风口小套配合相接的装配槽。
优选地,所述套体的后端设置有一贯通的灌浆孔,所述密封槽与所述灌浆孔间隔设置,且所述密封槽开设于所述灌浆孔靠近所述进水口或出水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密封槽环绕所述套体的后端一整圈,且所述密封槽的内凹面呈弧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口中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水口输入的冷却液经进水室依次导入进水腔、第一水腔、第二水腔、第三水腔和出水腔,并在出水室的导向下于出水口流出,环绕循环流动的多个水腔使得该风口中套的冷却效果良好;风口中套与风口大套连接安装的一端开设有环绕分布的密封槽,在密封圈的作用下与风口大套密封性良好,且密封槽与灌浆孔间隔设置,有效避免了灌浆对密封圈的损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口中套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大拓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大拓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3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口小套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防撞触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