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轧机中间充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0374.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7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汤海军;王伟;郭龙;唐光锋;梅秀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9/00 | 分类号: | B21B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2014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轧机 中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行星轧机中间充氮系统,属于行星轧机领域,解决了行星轧机上料过程中,芯杆内部缺少氮气导致产品内壁氧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轧机中间充氮系统,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芯杆、用于锁定所述芯杆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前端设有用于为所述芯杆充入氮气的尾部充气装置,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后端设有中间充气装置,所述中间充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芯杆两侧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紧块和驱动件,所述夹紧块上设有在夹持芯杆后与芯杆连通的充气组件,以实现在上料过程中所述芯杆内部保持氮气流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星轧机领域,尤其涉及行星轧机中间充氮系统。
【背景技术】
连铸连轧行星轧机生产工艺过程当中,当上料的时候芯杆尾部充氮工作需要停止退出才能上料,从上料开始到结束的这个过程当中,原有设备机构只能中断充氮工作,持续时间约为两分钟左右,会造成产品内壁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行星轧机中间充氮系统,解决了行星轧机上料过程中,芯杆内部缺少氮气导致产品内壁氧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行星轧机中间充氮系统,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芯杆、用于锁定所述芯杆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前端设有用于为所述芯杆充入氮气的尾部充气装置,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后端设有中间充气装置,所述中间充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芯杆两侧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紧块和驱动件,所述夹紧块上设有在夹持芯杆后与芯杆连通的充气组件,以实现在上料过程中所述芯杆内部保持氮气流动。
尾部充气装置和中间充气装置都可以向芯杆内部充入氮气,能够排出芯杆内部的氧气,避免芯杆内的产品氧化,尾部充气装置在上料过程中停止运行,中间气缸在上料过程中运行,保持芯杆内部始终有氮气流动,防止氧气进入;
尾部充气装置和中间充气装置可以同时使用,来增强芯杆内部的无氧环境,但是只使用尾部充气装置便可以实现芯杆内部的无氧环境,因此除了上料过程中,中间充气装置保持停止状态,以节约氮气和能源;
在充气,夹紧块在驱动件的作用下能够移动,通过两侧的夹紧块共同作用夹住芯杆,再通过充气组件进行氮气的充入。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块上设有与所述芯杆适配的凹槽,所述两侧的夹紧块与所述芯杆贴合后两个夹紧块相抵,并且所述两侧的夹紧块的凹槽围成与所述芯杆贴合的充气通道。上料过程中,夹紧块在驱动件的作用下与芯杆保持接触,芯杆与凹槽内壁贴合,并且夹紧块之间也可以保持接触,因此两个凹槽围成的充气通道的内壁与芯杆表面贴合,使充气通道与芯杆保持密封,这样一来,在充入氮气时,可以避免氮气从凹槽与芯杆之间的缝隙内流出,从而使芯杆内部不会混入氧气,而造成产品的氧化。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气缸可以控制两侧的夹紧块同步移动,以夹持芯杆,控制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夹紧块滑动配合并限制所述夹紧块竖直方向位移的滑槽。滑槽能够引导夹紧块的移动方向,防止偏移,能够使得两侧夹紧块在夹持后可以保持相对贴合,以得到最大的充气通道的长度实现最佳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所述夹紧块内设有一端敞开的氮气通道,所述芯杆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芯杆内部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夹紧块与所述芯杆贴合后,所述氮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氮气通道能够将氮气通过进气口通入到芯杆内部,实现在上料过程中,芯杆内部保持氮气的流动;两侧可以同时通入氮气,增加了效率,能够快速排出内部的氧气。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块上端密封连接与所述氮气通道连通的连接头。连接头能够控制氮气的流通,在于夹紧块密封连接后,氮气只能通过氮气通道的敞开处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0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滚丝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