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6072.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陆恒;朱刘斌;王之初;胡澄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凡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6 | 分类号: | D01H13/1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张晓斐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锭断纱 检测 光孔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它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固定槽;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灯管架,所述灯管架上设有两个贯穿支撑板和支撑块的灯管孔;所述灯管孔的灯管架端开口直径小于支撑板端开口直径,呈喇叭口状。本实用新型起到支撑灯管的作用,同时可以隔离红外发射和接收的两种光线,以及纠正灯管焊接位置的作用,固定发光位置,精准发射和接收信号;光孔柱的灯管孔呈喇叭口状,可扩大信号,有助于信号被接收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机是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捻、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细纱机在加捻过程中容易出现断纱,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至少需要一名前车工人和一名后车工人,有些车间甚至需要更多的工人进行巡回,以巡视有没有断纱,便于及时发现生产工序中的质量问题并处理。然而,在经轴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工人巡视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导致有时断纱了却不能及时发现,从而造成需要对经轴进行重新拆装,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一般细纱机上都设置有断纱检测机构和报警装置,在细纱机的每个纱锭上都安装有一个单锭断纱检测装置和报警器。目前现有棉纺行业中的细纱机在进行断纱检测时,当纱锭的纱线断开时,相应纱锭上安装的单锭断纱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到,并传递信号给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发出信号,提醒工人及时处理。
目前的电路板上焊接的灯管直接用外壳封闭支撑,没有单独的支撑固定部件,导致灯管容易移位,发光位置不稳定,影响单锭检测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它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固定槽;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灯管架,所述灯管架上设有两个贯穿支撑板和支撑块的灯管孔。
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所述灯管孔的灯管架端开口直径小于支撑板端开口直径,呈喇叭口状。
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所述灯管架的底边呈与灯管孔适配的曲线。
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所述支撑板、支撑块和灯管架的一端齐平,支撑块的另一端低于支撑板的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光孔柱起到支撑灯管的作用,同时可以隔离红外发射和接收的两种光线,以及纠正灯管焊接位置的作用,固定发光位置,精准发射和接收信号;光孔柱的灯管孔呈喇叭口状,可扩大信号,有助于信号被接收到。由于灯管孔呈喇叭口状,有可能进入粉尘,因此在光孔柱外增加防尘塞配套使用,防尘塞为透明的亚克力塑料,更有利于单锭检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右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凡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凡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6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留连接点的墙体模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图书馆用可折叠的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