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5969.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0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才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5;A61G7/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 患者 翻身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架、床框、借力机构、翻身推动机构、电源、控制器和梁板,所述床框对称设于床架上,所述床框上设有滑槽,所述借力机构设于床框上,所述梁板设于床架下端,所述翻身推动机构、电源、控制器设于梁板上,所述借力机构包括支撑板、电动杆、借力杆、伸缩开关和借力握把。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操作简单、自动协助麻醉患者翻身、保护患者关节不受损伤,舒适度高、翻身效果好、麻醉患者微微施力即可在无人监护的状态下自主翻身的麻醉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麻醉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在做手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麻醉,以此来减轻病人的痛苦,手术结束后,病人需一段时间从麻醉中恢复,这段时间内,病人活动不能自主,身体无法施力,当病人长时间一个姿势躺卧时,局部血液不循环,使得身体酸胀麻痛,且有时因躺卧姿势不对,易压到病部伤口,随着病人知觉逐渐恢复,疼痛难忍,但麻醉后的病人无法自主翻身,往往需要他人帮忙,但他人帮忙时无法准确调整适合的姿势,现急需一种麻醉患者用的自主翻身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操作简单、自动协助麻醉患者翻身、保护患者关节不受损伤,舒适度高、翻身效果好、麻醉患者微微施力即可在无人监护的状态下自主翻身的麻醉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架、床框、借力机构、翻身推动机构、电源、控制器和梁板,所述床框对称设于床架上,所述床框上设有滑槽,所述借力机构设于床框上,所述梁板设于床架下端,所述翻身推动机构、电源、控制器设于梁板上,所述借力机构包括支撑板、电动杆、借力杆、伸缩开关和借力握把,所述支撑板设于床架上,所述电动杆设于支撑板上,所述借力杆设于电动杆活动端,所述借力握把设于借力杆上,所述伸缩开关设于借力握把上,所述伸缩开关与电动杆电性连接,伸缩开关控制电动杆伸长或缩短,便于患者翻身时借力,电动杆伸长或缩短驱动借力杆带动借力握把移动,使得借力握把随患者翻身时移动,便于调整患者身体重心时候给患者一个侧边借力的作用,实现更好的翻身效果,借力距离和借力握把伸缩完全由患者自行通过伸缩开关控制,有利于翻身更加协调更加顺畅;所述翻身推动机构包括升降气缸、连接头、传动杆、支撑块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侧壁设有支撑滑动杆,所述支撑滑动杆滑动卡接设于滑槽内,所述活动板通过滑槽和支撑滑动杆滑动设于床框上,所述活动板中部铰接相连,所述升降气缸设于梁板上,所述连接头设于升降气缸上端,所述传动杆一端对称铰接设于连接头两侧,所述支撑块设于活动板底壁,所述支撑块设于传动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头和传动杆呈Y形连接设置,升降气缸收缩带动双扇活动板同时向下倾斜,使得病人重心倾斜,开始有翻身动作,实现自然翻转倾向,实现患者在无人监护下自行翻身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分别与控制器、升降气缸、电动杆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升降气缸和电动杆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包括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所述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中部铰接相连,通过调节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之间的夹角可以调节患者重心,从而便于患者翻身。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层,柔软度高,并有很强的冲击能吸收能力,提高患者舒适度,避免压到或碰到患者伤部,减少患者疼痛感,保护患者关节不受伤。
进一步地,所述床框内侧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电源电性连接,控制电源开闭,便于患者自助翻身。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麻醉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铰接相连的活动板和升降气缸带动患者重心偏移从而自动协助麻醉患者翻身,设置有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层,可保护患者关节不受损伤,舒适度高、翻身效果好,设置有借力机构,麻醉患者微微施力即可在无人监护的状态下自主翻身,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才,未经李光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5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性粉尘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水质净化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