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行车记录仪的防水后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5610.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4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市海林光学仪器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7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行车 记录仪 防水 镜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行车记录仪的防水后镜头,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具体为包括镜头和底板,镜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镜头杆,底板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镜头杆,底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镜座,镜座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镜头杆插接在连接孔的内部,连接孔内表面与镜头杆外表面均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密封环,镜头杆的表面套接有防水软套。该用于行车记录仪的防水后镜头,通过防水软套的设置,防水软套紧紧插接在连接孔和镜头杆之间,起到防止水沿镜头杆顺流而入,通过亲油性膜的设置,亲油性膜与防水软套为一个整体,使得亲油性膜牢牢固定在镜头的上部,从而防止了镜头粘挂水珠,保证行车记录仪能够正常录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行车记录仪的防水后镜头。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的后镜头安装在汽车的尾部,用于帮助驾驶员发现车后的物体或人员,以便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倒车并顺利停车入位,由于后镜头是按照在车辆外部的,阴雨环境下,当外面的雨水容易渗入到后镜头内部,造成后镜头内部的电路板短路烧毁,影响后镜头的使用寿命,同时滴落在后镜头表面的镜片上时,会附着在镜片的表面,造成画面模糊,影响驾驶人员的倒车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行车记录仪的防水后镜头,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行车记录仪的防水后镜头,包括镜头和底板,所述镜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镜头杆,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镜头杆,所述底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镜座,所述镜座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镜头杆插接在连接孔的内部,所述连接孔内表面与镜头杆外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密封环,所述镜头杆的表面套接有防水软套。
可选的,所述防水软套的下部插接在镜头杆与连接孔之间,所述防水软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亲油性膜。
可选的,所述亲油性膜设置在镜头的上表面,所述亲油性膜直径大于镜头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防水软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一端卡接在连接孔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防水软套设置在卡槽的上方,所述卡槽的一端抵接在底板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镜头的上部高度大于垫片,所述防水软套、亲油性膜和垫片为一个整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行车记录仪的防水后镜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用于行车记录仪的防水后镜头,通过卡槽和密封环的配合设置,卡槽抵接在底板的上部,从而使得密封环起到保护底板的作用,防止水从而底板的连接处进入到行车记录仪的内部,通过防水软套的设置,防水软套紧紧插接在连接孔和镜头杆之间,起到防止水沿镜头杆顺流而入,起到双层防水的作用,通过亲油性膜的设置,亲油性膜与防水软套为一个整体,使得亲油性膜牢牢固定在镜头的上部,从而防止了镜头粘挂水珠,保证行车记录仪能够正常录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镜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水软套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市海林光学仪器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阳市海林光学仪器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5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