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旧房加装电梯入户平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2351.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8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辉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肖乐愈秋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旧房加装 电梯 入户 平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用于旧房加装电梯入户平台结构,其连接旧房以及加装电梯架;它包括侯梯厅,连接侯梯厅与入户楼台的无障碍楼道,粱基以及通过粱基搭建呈发散状布置的支撑梁;支撑梁的发散末端布置在无障碍楼道上;粱基与无障碍楼道底板上设置有安装耳;位于最左右两边的支撑梁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柱固定在粱基以及无障碍楼道的安装耳上,再通过焊接耳固定;中间部分的支撑梁两端分别通过铰接柱固定在对应的安装耳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旧房加装电梯入户平台结构,该建筑结构可以实现出行不便者从电梯到相应楼层的直接入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旧房加装电梯入户平台结构。
背景技术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房产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电梯的高楼一栋又一栋的涌现,电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
尽管大多数高楼都伴随着电梯,不过在上世纪的建筑中,多数的6~8层的小楼是没有安装电梯的,伴随着当年的入户群体的年龄增长以及老龄化趋势的出现,不少老年人以及出行不便者出现了爬楼梯的不便。因为楼梯带来的不便,在加上大多数子女长期不在家中,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不少出行不便者选择减少出行次数,呆在家中,减少了娱乐消遣,身心健康受到了损害。
现今大多数的加装电梯的搭建是以息台为出口,再利用原有的楼梯到达户主家中,其无法实现直接入户,也不利于出行不便者尤其是轮椅使用者的出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旧房加装电梯入户平台结构,该建筑结构可以实现出行不便者从电梯到相应楼层的直接入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旧房加装电梯入户平台结构,其连接旧房以及加装电梯架(5);它包括侯梯厅(2),连接侯梯厅(2)与入户楼台(7)的无障碍楼道(1),粱基(3)以及通过粱基(3)搭建呈发散状布置的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的发散末端布置在无障碍楼道(1)上;所述粱基(3)与无障碍楼道(1)底板上设置有安装耳(401);位于最左右两边的支撑梁(4)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柱(402)固定在粱基(3)以及无障碍楼道(1)的安装耳(401)上,再通过焊接耳(403)固定;中间部分的支撑梁(4)两端分别通过铰接柱(402)固定在对应的安装耳(401)上。
进一步的,所述侯梯厅(2)安装在与加装电梯架(5)连接的侯梯架(10)上,侯梯厅(2)以及无障碍楼道(1)通过侯梯架(10)中间设置的的加装梁(102)搭建,所述粱基(3)搭建在侯梯架(10)并与旧房靠近的承重横梁(101)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4)不少于三根。
进一步的,所述无障碍楼道(1)的水平倾斜角为0-15°。
进一步的,所述侯梯厅(2)通过加装步梯(11)与息台(9)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装步梯(11)通过支撑梁(4)与搭建在承重横梁(101)的粱基(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侯梯厅(2)位于对应连接息台(9)侧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无障碍楼道(1)搭建在各层的上行楼梯(801)上方,宽度与上行楼梯(801)宽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侯梯厅(2)以及无障碍楼道(1)均设置有相应的护栏以及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旧房加装电梯入户平台结构,针对建筑领域的旧房电梯加装入户平台结构的设计。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旧房基础上进行电梯的加装,方便了出行不便者的出行的同时,保留了原有的部分楼梯设施,可以缓解人流较大时出行通道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辉,未经苏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2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旧房加装电梯入户的建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除废料功能的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