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1009.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6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磊;刘学义;逄利华;安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林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22 | 分类号: | B24B7/22;B24B41/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领域 建筑材料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座上表面且位于工作台的右侧设置有回转气缸,所述回转气缸的上表面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快速的对不同类型的硬质建筑材料进行夹装,采用湿打磨的方式,减少打磨屑的产生,对打磨污物进行清理,保证打磨面的清洁,进行辅助磨平可以有效地保证打磨后平面的平整,可以沿扇形的轨迹进行快速打磨,提高打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辅助工具越来越多,更加方便建筑工程的进行。建筑材料使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有些建筑材料表面达不到工程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对这些建筑材料进行打磨。现有的打磨装置,在打磨石板等硬质材料时,较多是使用干打磨,容易产生较多的打磨屑,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打磨平面时,不容易保证打磨后的平面平整,打磨效率也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座上表面且位于工作台的右侧设置有回转气缸,所述回转气缸的上表面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杆位于连接板下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表面设置有毛毡圈,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且位于连接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架的内侧设置有喷头,所述连接架且位于毛毡圈的上部设置有吸污腔,所述连接架的右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吸污腔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回转气缸的左侧设置有水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水箱的左侧设置有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水箱的后侧设置有排污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排污箱的右侧设置有排污泵,所述排污口、排污泵、排污箱通过管道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远离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作台上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穿过工作台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传统技术相比,该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可以快速的对不同类型的硬质建筑材料进行夹装,采用湿打磨的方式,减少打磨屑的产生,对打磨污物进行清理,保证打磨面的清洁,进行辅助磨平可以有效地保证打磨后平面的平整,可以沿扇形轨迹进行快速打磨,提高打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的连接架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的连接架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林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林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1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