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照明控制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1969.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0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房坤;刘高峰;刘锦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65 | 分类号: | H05B47/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明 控制器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照明控制器控制电路,总断路器的出线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和第二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第一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与第三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并联后,串联至第四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第四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连接室外照明装置;第三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连接室内照明装置;第一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上设置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一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连接至照明控制器的一端;照明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照明控制器由照明控制器控制电路控制切换。利用了主控制器以及稳压器的控制电路连接,实现了现有技术中的室外照明装置和室内照明装置自动切换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照明控制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照明控制电路中的控制相对的简单,以单路电源进线的居多,同时,室外照明装置和室内照明装置的切换也需要人工控制,其控制的效果较差,无法满足自动控制、室外照明装置和室内照明装置自动切换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照明控制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进线、备用电源进线、双电源转换开关、总断路器、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第四接触器、第二电流互感器、照明控制器;主电源进线和备用电源进线分别连接至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进线端;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出线端连接总断路器的进线端;总断路器的出线端上设置第一电流互感器;总断路器的出线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和第二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第一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与第三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并联后,串联至第四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第四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连接室外照明装置;第三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连接室内照明装置;第一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上设置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一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连接至照明控制器的一端;照明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所述的照明控制器由照明控制器控制电路控制切换。
进一步,所述的照明控制器控制电路还包括主控制器、稳压控制器;在稳压控制器上的AA1端、BB1端、CC1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流互感器的控制端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电流互感器的控制端的另一端并联后,连接至接地线;同时,接地线分别接入稳压控制器的AA2端、BB2端、CC2端;稳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上的V5端、GND端、CANH端、CANL端分别对接连通,稳压控制器的TEM1端和主控制器上的L4端连接,稳压控制器的TEM2端和主控制器上的Lcom端连接;主控制器上的Lcom端并与光控开关、第三接触器上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接触器上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一接触器上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光控开关、第三接触器上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接触器上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一接触器上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器上的L1端、L2端、L3端以及L5端的进线端连接;主控制器上的R11端、R21端、R41端并联后连接至第一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进线端;第一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出线端连接至主控制器上的V24端;主控制器上的R12端连接至第二中间继电器线圈的进线端,主控制器上的R22端连接至第三中间继电器线圈的进线端,主控制器上的R42端连接至第四中间继电器线圈的进线端;第二中间继电器线圈、第三中间继电器线圈和第四中间继电器线圈的出线端并联后连接至主控制器上的PGND端;在主控制器上的485A端和主控制器上的485B端为串口485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1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并柜和转运的机柜
- 下一篇:一种文字版检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