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骨料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0015.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6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义;张行;李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联盟建筑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23/10;F26B25/00;F26B25/16;F26B25/02;F26B25/12;F26B2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骨料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骨料烘干装置,其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烘干筒,所述烘干筒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用于进骨料的进料斗,所述烘干筒远离进料口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筒内设有用于传送骨料的传送组件;所述烘干筒外侧壁上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烘干筒表面上的加热管和用于防护加热管散热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烘干筒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保证骨料受热的均匀性,提高骨料中含水率处于一致的状态,从而可以根据含水率,计算混凝土的生产配比,即可保证生产的混凝土出厂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骨料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大,在大中型建筑、水电、公路、港口、桥梁等施工过程中均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设备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有的沥青混合料、干混砂浆混合料等混凝土在搅拌前,需先将骨料烘干才能进行搅拌,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设备的混凝土搅拌系统中的骨料烘干设备。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24663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及烘干滚筒,包括支架以及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滚筒,在加热过程中,被加热物以及加热气体于所述滚筒内均由头部向尾部移动;该烘干滚筒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尾部的外侧,用于对所述尾部的筒壁进行加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加热装置设置于滚筒的尾部的外侧,即可对滚筒外部壁进行加热,容易使得滚筒中的骨料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骨料中的含水率不一致,从而很难有效的确定混凝土生产配比,不能保证混凝土出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骨料烘干装置,其具有保证骨料受热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骨料中含水率处于一致,从而可以根据含水率,计算混凝土的生产配比,即可保证生产的混凝土出厂质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骨料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烘干筒,所述烘干筒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用于进骨料的进料斗,所述烘干筒远离进料口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筒内设有用于传送骨料的传送组件;所述烘干筒外侧壁上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烘干筒表面上的加热管和用于防护加热管散热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烘干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用于支撑烘干筒;烘干筒用于对湿骨料进行烘干的生产腔;进料口用于湿骨料的进入到烘干筒腔内;进料斗用于承接和转接骨料的作用,从而将湿骨料传送至烘干筒内,烘干筒内设置的传送组件将湿骨料转移至出料口中;加热管用于传送热水,热水沿着加热管的管道路径进行热源的输送,从而对在烘干筒内传送的骨料进行烘干,同时保证骨料受热的均匀性,提高骨料中含水率处于一致的状态,从而可以根据含水率,计算混凝土的生产配比,即可保证生产的混凝土出厂质量。防护罩用于避免加热管中热源的散失,同时保证烘干筒内温度的稳定性,提高骨料的受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管呈螺旋形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呈螺旋形排布,从而对烘干筒内的空气进行均匀受热,即可使得烘干筒内的骨料受热均匀,进而提高烘干后的骨料含水率处于一致的状态,进而确保混凝土生产配比。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管与烘干筒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加热管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贯穿于所述安装板的安装螺杆,所述安装板呈U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与安装螺杆的设置,进一步的将加热管固定在烘干筒上,避免烘干筒在传送骨料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振动,使得加热管不能与烘干筒表面贴合,从而影响烘干筒表面的受热,进而影响对骨料表面水分的烘干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联盟建筑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联盟建筑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0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阀及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眼科护理治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