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酱油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5030.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3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天洲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02 | 分类号: | B67C3/02;B67C3/24;B67C3/22;B67C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314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灌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酱油灌装机,包括储料罐、控制阀、支架和底座,所述储料罐的左侧底端连通有控制阀,所述储料罐的底端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灌装瓶,所述支架的右端固接有升降机构。该酱油灌装机,通过电动推杆、喷头、横板和软管等的配合使用,防止酱油外漏,避免造成酱油的浪费,进而提高整体机构的实用性,通过活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双头螺纹杆和弧形夹板等的配合使用,将灌装瓶进行位置固定,防止灌装瓶倾倒,增加灌装时灌装瓶的稳定性,通过传送带、第二电机、转杆等的配合使用,可同时灌装多个灌装瓶,进而提高灌装效率,大大满足人们在酱油生产中对灌装机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酱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酱油灌装机。
背景技术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在酱油出厂之前,需要将酱油灌装在不同规格的灌装瓶中进行销售,因此需要使用到灌装机,但是现有的酱油灌装机,通过喷头向灌装瓶中进行灌装酱油时,会有酱油外漏造成酱油浪费的现象发生,导致整体机构的实用性下降,且现有的灌装机缺少对灌装瓶的固定,灌装瓶在灌装时容易倾倒,灌装效率低,很难满足人们在酱油生产中对灌装机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酱油灌装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酱油灌装机,通过喷头向灌装瓶中进行灌装酱油时,会有酱油外漏造成酱油浪费的现象发生,导致整体机构的实用性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酱油灌装机,包括储料罐、控制阀、支架和底座,所述储料罐的左侧底端连通有控制阀,所述储料罐的底端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灌装瓶,所述支架的右端固接有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连接座、横板、导杆、喷头和软管;
所述电动推杆的外壁固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左端与支架相固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左端套接有导杆,两个所述导杆均与横板间隙配合,所述导杆的顶端与储料罐相固接,所述横板的中间位置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的顶端与软管相连通,所述软管的顶端与控制阀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横板与导杆组成滑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动力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
所述第一电机的底端与底座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左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顶端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活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部固接有夹紧机构;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双头螺纹杆、第一轴承和弧形夹板;
所述双头螺纹杆的左端与第二皮带轮相固接,所述双头螺纹杆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架活动相连,所述双头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弧形夹板,两个所述弧形夹板的外壁均通过滑块与支架活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传送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联轴器、转杆、第二轴承和传送带;
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与支架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转杆相固接,两个所述转杆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架活动相连,所述转杆的外壁套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转杆活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酱油灌装机,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天洲酒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天洲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5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作业用降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风良好的预制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