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组接电的新型镍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4400.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0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4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崔娟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组接 新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组接电的新型镍片,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接电单体,所述的接电单体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个条形单片,所述的条形单片与镍片主体之间通过窄条形片体相连。通过窄条形片体可以避免单一电池出现意外时其他电池出现连锁效应,并发生较大的危险,从而影响整个电池包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组接电的新型镍片。
背景技术
镍片是目前用于连接圆柱形锂电池的一种主流材料,电池通过镍片进行并联时,镍片将成为电池与外部连接的必经路径。
当任一个电池的内部发生意外状况而导致内部短路时,此短路路径将因为镍片的并联被其他的电池作为外部短路路径,因而透过并联镍片传递一大电流(短路电流),此短路电流除了使得发生内短路的电池产生更大热量而使事故扩大之外,也可能导致其他电池因外部短路而导致温度上升至超过安全操作温度,所以,一旦单个电池发生短路时,极易引发多米罗骨牌效应,从而导致多个电池一同发生意外,并将整个电池包置身于较危险的情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组接电的新型镍片。
一种用于电池组接电的新型镍片,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接电单体,所述的接电单体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个条形单片,所述的条形单片与镍片主体之间通过窄条形片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窄条形片体的宽度为0.5mm-1.0mm。
优选地,所属的条形单片通过过渡斜面与窄条形片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接电单体呈6*9阵列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条形单片的头部设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圆形凸起。
有益效果:
1、大大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性,使得危害锁定在最先发生事故的电池上,窄条状单体结构将会在任何电池发生内部短路时断开该电池的电力路径,以防止故障扩散到其他的电芯之中。
3、以1串54并的电池模块进行钝针穿刺以验证保险丝镍片的成效,结果仅有被钝针(3mm)穿刺的电芯起火燃烧,电池模块中其他电池则未有发烟/起火/爆炸等现象,由此可证明,该结构确实可以大幅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电池组接电的常规镍片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一种用于电池组接电的新型镍片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一种常见的电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2所示,常规的镍片并不具有在电池发生故障时,切断故障电池的功能。
如图3-4所示,一种用于电池组接电的新型镍片,包括呈6*9阵列分布的 54个接电单体,所述的接电单体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个条形单片,所述的条形单片的头部设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圆形凸起。
所述的条形单片与镍片主体之间通过窄条形片体相连,所述的窄条形片体的最小宽度为0.5mm。
如图5所示,一种常见的电芯,型号为松下18650电芯,将54个该种电芯通过镍片相串联,即在电芯的正负极处均通过该种镍片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未经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4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