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解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1750.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琳;马安杰;许雯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圆点环境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8;B01D53/7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毕东峰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解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横向底板,横向底板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废气处理箱体,废气处理箱体的左侧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氧气管,废气处理箱体的左侧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废气进气管,废气处理箱体内腔的左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风扇,废气处理箱体的内腔右侧侧壁的底部和顶部固定安装有UV灯管,废气处理箱体的内腔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转动轴承对称安装有从动传动轴,两组从动传动轴均设置在风扇和UV灯管之间,从动传动轴的外部的上端套接与从动齿轮。该光解废气处理装置通过碱液管向除硫箱内部注入适量的碱液,废气通过连通管进入除硫箱使得硫氧化物与碱液反应生成硫酸盐沉淀,从而便于去除废气中的硫氧化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解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工业废气所含成份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有毒有害等特点,很难彻底解决其污染问题,传统的工业废气处理方式主要有喷淋吸附、生物化、过滤、静电吸附和等离子等,传统的废气处理装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废气处理装置存在设备工作效率低和安全隐患较高等等问题,很难符合当今社会高效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横向底板,所述横向底板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废气处理箱体,所述废气处理箱体的左侧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氧气管,所述废气处理箱体的左侧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废气进气管,所述废气处理箱体内腔的左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废气处理箱体的内腔右侧侧壁的底部和顶部固定安装有UV灯管,所述废气处理箱体的内腔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转动轴承对称安装有从动传动轴,所述两组从动传动轴均设置在风扇和UV灯管之间,所述从动传动轴的外部的上端套接与从动齿轮,所述从动传动轴的外部的下端套接有第一气体均布机构,所述废气处理箱体的顶部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延伸到废气处理箱体内腔的主动传动轴,所述主动传动轴的外部的上端套接有与两组从动齿轮均相啮合的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设置在废气处理箱体的内腔,所述主动传动轴的外部上端和下端均套接有第二气体均布机构,两组所述第二气体均布机构均设置在主动齿轮的下方,两组所述第二气体均布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气体均布机构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横向底板的顶部右侧对称安装有气缸,两组所述气缸的顶部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除硫箱,所述除硫箱的右侧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除硫箱的右侧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废气出气管,所述除硫箱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碱液管,所述除硫箱的顶部左侧开设有贯穿除硫箱的连通孔,所述废气处理箱体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贯穿连通孔并延伸到除硫箱内腔的连通管,所述废气处理箱体的右侧侧壁固定安装有与除硫箱相连接的限位机构。
优选的,上述一种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横向底板的底部四角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万向车轮,且万向车轮的内部设置有刹车片。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移动该光解废气处理装置。
优选的,上述一种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废气进气管、氧气管、出料管、废气出气管和碱液管均设置有阀门,所述除硫箱的内腔底部设置为左高右低状。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控制废气处理的进程。
优选的,上述一种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气体均布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套、第一均流板和第一均流孔,所述第一固定套套接在从动传动轴上,所述第一固定套外壁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均流板,所述第一均流板上均匀开设有贯穿第一均流板的第一均流孔。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充分混合氧气和废气,进而提高光解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圆点环境清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圆点环境清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1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体温计使用的夹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立式VOC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