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塑生产线机头模具拆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1610.5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刚;徐泽伟;张浩瀚;雷小波;邢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特发信息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5 | 分类号: | B29C48/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张德兴 |
地址: | 408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机头 模具 拆卸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塑生产线机头模具拆卸工具包括固定框架、螺杆及位置固定器,所述固定框架中部前后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框架可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机头模具上,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固定框架的侧壁并置于所述机头模具内,所述螺杆上可活动的安装有位置固定器,所述位置固定器位于所述通孔内。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螺杆贯穿所述侧壁,并穿过所述模芯入口抵顶于所述模芯的一端,通过旋转所述螺杆而使模芯从所述机头模具内抽出,且不损坏模芯。此外,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成本低,可推广用于该类型的模具拆卸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模具拆卸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塑生产线机头模具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线缆的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套塑生产线,套塑生产线生产塑胶的过程中,机头模具内部的模芯容易被杂质、塑胶等堵塞,从而导致出料量减少,因此工作人员需定期将模芯取出进行清理。传统的方法是将铜棒伸入机头模具内并抵顶于模芯一端,然后使用锤子等敲击铜棒使模芯从机头模具内脱离。然而在敲击的过程中铜棒容易偏离中心从而使模芯损坏,并且敲击模芯本身对模芯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塑生产线机头模具拆卸工具,使用螺杆将模芯从机头模具中取出而不损坏模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套塑生产线机头模具拆卸工具包括固定框架、螺杆及位置固定器,所述固定框架中部前后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框架可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机头模具上,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固定框架的侧壁并置于所述机头模具内,所述螺杆上可活动的安装有位置固定器,所述位置固定器位于所述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机头模具包括模芯、模芯入口及模芯出口,所述机头模具中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模芯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模芯入口和所述模芯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孔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帽,另一端穿过所述模芯入口置于所述安装孔内,并抵顶于所述模芯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模芯入口内设有螺纹,且螺纹方向与所述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框架套设于所述机头模具上之后,所述位置固定器的两侧分别与机头模具和侧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的一端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位于所述模芯出口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套塑生产线机头模具拆卸工具由于所述螺杆贯穿所述侧壁,并穿过所述模芯入口抵顶于所述模芯的一端,通过旋转所述螺杆而使模芯从所述机头模具内抽出,且不损坏模芯。此外,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成本低,可推广用于该类型的模具拆卸上。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套塑生产线机头模具拆卸工具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套塑生产线机头模具拆卸工具的固定框架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套塑生产线机头模具拆卸工具所拆卸的机头模具的结构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固定框架—1、螺杆—2、螺帽—21、位置固定器—3、通孔—4、避让空间—41、模具—5、模芯—51、模芯入口—52、模芯出口—53、安装孔—54、侧壁—6。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特发信息光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特发信息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1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