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1256.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冥鲲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3 | 分类号: | H01R13/633;H01R13/62;H01R13/66;H01R13/717;H01R13/512;H01R24/00;H01R24/28;H01R24/76;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 充电 接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包括充电插头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可安装于充电桩内部,所述充电座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充电插头可插接在所述插孔内部,所述充电座靠近充电插头侧设有连接组件,所述充电座内部设有充电芯片,所述充电芯片连接有充电保护组件,所述充电保护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电连接;该实用新型充电插头与充电座之间通过吸铁进行连接,驱动电机连接至充电芯片,在电量充满时,通过充电芯片的反馈,控制驱动电机进行工作,驱动吸铁进行转动,利用磁铁的相斥力,将充电插头与充电座分离,达到智能控制,有效保护充电设备,同时,连接至警报灯,可进行报警,提示使用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绿色能源车,纯电动汽车渐渐进入千家万户。然而目前纯
电动车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一般都比同档次燃油汽车价格贵;其次纯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较短普遍只有200Km~400Km;另外还存在目前CBD充电站因场地成本等多种因素,制约建设有限特别是在非CBD区域充电站更是一站难寻;纯电动车还存在充电时间长、车辆充电时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不适合长途旅行等问题。
目前,国内电动车充电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缆设计、充电电站设计、充电桩和充电过程和策略等方面。侧重解决了电动车的某个问题。作为电动车不间断充电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智能充电接口的研究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包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充电座后侧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固定有所述充电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槽外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螺丝固定孔,所述螺丝固定孔内部穿设有紧固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插头一侧固定有金属柱,背离所述金属柱侧固定有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充电座上背离放置槽侧的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吸铁,所述卡槽沿所述充电座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吸铁上连接有驱动吸铁转动的驱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插头靠近所述金属柱侧同样固定嵌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吸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卡槽内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设在吸铁内部,所述转动杆远离吸铁端固定有带轮,上下两个所述带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皮带,其中一个带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座靠近所述电机侧设有散热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座上端还固定有警报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充电接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警报灯均通过二极管连接至所述充电芯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实用新型设置充电插头与充电座,充电插头与充电座之间通过吸铁进行连接,且吸铁上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至充电芯片,在电量充满时,通过充电芯片的反馈,控制驱动电机进行工作,驱动吸铁进行转动,利用磁铁的相斥力,将充电插头与充电座分离,达到智能控制,有效保护充电设备,同时,连接至警报灯,可进行报警,提示使用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冥鲲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冥鲲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1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油嘴装配改进构造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的气瓶充装安全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