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计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7885.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2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阳;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为机电设备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G01F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计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计检测装置,涉及差压式流量计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有测试管网以及接入测试管网中的夹表装置,夹表装置包括有配合使用的夹持组件和第一夹持头,且夹持组件包括有与第一夹持头配合固定流量计并连通流量计与测试管网的第二夹持头,以及驱动第二夹持头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夹持头的驱动件。将待检测的差压式流量计接入测试管网中,即通过夹表装置使得差压式流量计与测试管路相连通,以模拟差压式流量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和条件。根据实际模拟时所测量得到的流量值与理论流量值相比较得到综合性检测结果,从而达到提高差压式流量计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压式流量计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量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流量计的种类繁多,差压式流量计是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大类。差压式流量计一般是由标准节流装置(如标准孔板等,又称为节流件)、引压管路和差压变送器等组成的。在管道内布置标准节流装置,由于标准节流装置的流束局部收缩作用,使管道中心流体流速发生变化,其静压力随之变化。由于流体流经孔板时,产生局部涡流损耗和摩擦阻力损失,在流束充分恢复后,静压力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数值。标准节流装置前后的静压差大小与流量有关,流量愈大,流束的收缩和动、静压能的转换也愈显著,则产生的压差也愈大。测得标准节流装置前后的静压差大小,即可确定管道内的流量大小,这是差压式流量计的基本原理。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1769714B的差压式流量计孔板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有步进电机、固定支撑和升降工作台,步进电机依次与联轴器、丝杆和旋转编码器同轴连接,丝杆外套与螺母拖板、夹持装置和靠模装置依次连接,靠模装置通过靠模触头与标准模板的检测面相接触,靠模装置还通过电感传感器的测头与被测孔板的被测面相接触。将标准模板和被测孔板分别与靠模触头和电感传感器的测头相接触,电感传感器始终沿着与靠模触头和电感传感器的测头相接触,电感传感器始终沿着与靠模触头相同的轨迹在被测孔板的被测轮廓线上运动,电感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运算结果来判断被测孔板是否合格。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差压式流量计孔板检测仪用于检查孔板的表面参数、孔位参数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以提高差压式流量计的出厂质量或者是完成异常差压式流量计的检测。但是,差压式流量计的流量检测准确性不仅仅受到孔板(又称为标准孔板)的影响,还受到导压管路、差压式变送器以及其它配件的综合影响,只检测孔板的单一检测方式不能准确反应差压式流量计检测流量的准确性,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计检测装置,将被检测的流量计接入测试管网中,以模拟差压式流量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和条件,并根据实际模拟时所测量得到的流量值与理论流量值相比较得到综合性检测结果,从而达到提高差压式流量计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流量计检测装置,包括有测试管网以及接入测试管网中的夹表装置,所述夹表装置包括有配合使用的夹持组件和第一夹持头,且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与第一夹持头配合固定流量计并连通流量计与测试管网的第二夹持头,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头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夹持头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检测的差压式流量计接入测试管网中,即通过夹表装置使得差压式流量计与测试管路相连通,以模拟差压式流量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和条件。驱动件可驱动第二夹持头朝向第一夹持头的方向运动并夹持连通被检测的差压式流量计,以进行模拟检测;当完成模拟检测后,驱动件驱动第二夹持头朝向远离第一夹持头的方向运动,以便于操作人员取下被检测的差压式流量计。根据实际模拟时所测量得到的流量值与理论流量值相比较得到综合性检测结果,从而达到提高差压式流量计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设置为气动式夹表器,气动式夹表器包括有由外部气源驱动运动的活塞体,所述第二夹持头安装于活塞体上,且所述活塞体与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以及测试管网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为机电设备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安为机电设备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7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刚柔兼备的断路器
- 下一篇:复合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