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水稻育苗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9851.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8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蒋静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静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白海军 |
地址: | 157100 黑龙江省牡丹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稻 育苗 大棚 | ||
新型水稻育苗大棚,包括棚盖、连杆、横梁、穿杆、支柱、侧墙、压板,所述侧墙下部具有侧墙下板,侧墙下板下表面贴合地面,棚盖下部连接侧墙,侧墙在棚盖下部对称设置,棚盖通过多个连杆连接横梁,横梁在棚盖下部均匀分布,横梁具有多个穿杆孔,穿杆与穿杆孔相适应,穿杆穿过穿杆孔,穿杆在横梁上均匀分布,侧墙上部具有横梁槽,横梁侧面连接横梁槽,横梁侧面具有插杆,侧墙上部具有插杆槽,插杆与插杆槽相适应,插杆插入插杆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大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稻育苗大棚。
背景技术
在水稻的育苗中,为保证温度的适宜,一般需要在大棚内机箱内育苗,然而现有的水稻育苗大棚的结构稳定性不好,各部件之间很容易造成错位倾斜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水稻育苗大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水稻育苗大棚,包括棚盖、连杆、横梁、穿杆、支柱、侧墙、压板,所述侧墙下部具有侧墙下板,侧墙下板下表面贴合地面,棚盖下部连接侧墙,侧墙在棚盖下部对称设置,棚盖通过多个连杆连接横梁,横梁在棚盖下部均匀分布,横梁具有多个穿杆孔,穿杆与穿杆孔相适应,穿杆穿过穿杆孔,穿杆在横梁上均匀分布,侧墙上部具有横梁槽,横梁侧面连接横梁槽,横梁侧面具有插杆,侧墙上部具有插杆槽,插杆与插杆槽相适应,插杆插入插杆槽。
所述侧墙通过斜支杆连接横梁,压板具有压槽,侧墙下板与螺栓相适应,侧墙下板连接压槽,压板通过螺栓连接侧墙下板,压板具有凸台,凸台具有支柱孔,支柱下部与支柱孔相适应,支柱下部插入支柱孔,支柱上表面连接横梁,支柱上部具有凸起杆槽,横梁下部具有凸起杆,凸起杆与凸起杆槽相适应,凸起杆插入凸起杆槽。
有益效果:
棚盖通过多个连杆连接横梁,通过连杆使棚盖与其下部所对应的多个横梁连接牢固,穿杆穿过穿杆孔,通过多个穿杆将前后分布的多个横梁串连起来,使前后分布的多个横梁相对位置固定,加强了大棚上部结构的稳定性,横梁侧面连接横梁槽,对称的侧墙对横梁及其上部结构进行支撑,插杆插入插杆槽,插杆对横梁及其棚盖横向定位,压板两端通过螺栓连接侧墙下板,通过压板对两端的侧墙下部的相对位置固定,支柱下部插入支柱孔,凸台对支柱扶正固定,支柱上表面连接横梁,支柱对横梁支撑,凸起杆插入凸起杆槽,使支柱与横梁的连接位置固定个,使横梁的力最大化的传递到支柱上,此装置通过配部件的配合使大棚的整体框架结构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稻育苗大棚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梁、穿杆、支柱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水稻育苗大棚,包括棚盖01、连杆02、横梁03、穿杆04、支柱06、侧墙09、压板15,所述侧墙09下部具有侧墙下板14,侧墙下板14下表面贴合地面,棚盖01下部连接侧墙09,侧墙09在棚盖01下部对称设置,棚盖01通过多个连杆02连接横梁03,棚盖01通过多个连杆02连接横梁03,通过连杆02使棚盖01与其下部所对应的多个横梁03连接牢固,横梁03在棚盖01下部均匀分布,横梁03具有多个穿杆孔05,穿杆04与穿杆孔05相适应,穿杆04穿过穿杆孔05,穿杆04在横梁03上均匀分布,穿杆04穿过穿杆孔05,通过多个穿杆04将前后分布的多个横梁03串连起来,使前后分布的多个横梁03相对位置固定,加强了大棚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侧墙09上部具有横梁槽10,横梁03侧面连接横梁槽10,横梁03侧面连接横梁槽10,对称的侧墙09对横梁03及其上部结构进行支撑,横梁03侧面具有插杆11,侧墙09上部具有插杆槽12,插杆11与插杆槽12相适应,插杆11插入插杆槽12,插杆11插入插杆槽12,插杆11对横梁03及其棚盖01横向定位。
所述侧墙09通过斜支杆13连接横梁03,压板15具有压槽18,侧墙下板14与螺栓19相适应,侧墙下板14连接压槽18,压板15通过螺栓19连接侧墙下板14,压板15两端通过螺栓19连接侧墙下板14,通过压板15对两端的侧墙09下部的相对位置固定,压板15具有凸台16,凸台16具有支柱孔17,支柱06下部与支柱孔17相适应,支柱06下部插入支柱孔17,支柱06下部插入支柱孔17,凸台16对支柱06扶正固定,支柱06上表面连接横梁03,支柱06上表面连接横梁03,支柱06对横梁03支撑,支柱06上部具有凸起杆槽08,横梁03下部具有凸起杆07,凸起杆07与凸起杆槽08相适应,凸起杆07插入凸起杆槽08,凸起杆07插入凸起杆槽08,使支柱06与横梁03的连接位置固定个,使横梁03的力最大化的传递到支柱06上,此装置通过配部件的配合使大棚的整体框架结构更加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静一,未经蒋静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9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密砂石桩静压桩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云杉幼苗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