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托举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8579.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8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亓子坤;杨洪清;罗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亓子坤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托举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托举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内插入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铰接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的另一端铰接L形杆的拐角处一侧,所述L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块,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本实用新型涉及肢体托举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托举设备。本装置能够对手臂或者腿部进行托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肢体托举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托举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对局部神经萎缩或局部神经刺激不敏感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对病患处进行检查,有时需要病人抬高上肢或下肢,但多数病人肢体活动不便,不能自由运动,需要医务人员辅助配合,使得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感到非常劳累,也不方便检查操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辅助对患者的手臂或者腿部进行托举的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托举设备,方便对手臂或者腿部进行托举。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神经内科托举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内插入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铰接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的另一端铰接L形杆的拐角处一侧,所述L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块,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竖杆的上部设置有竖滑槽,所述竖滑槽内固定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所述竖滑槽内嵌入竖滑块,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竖滑块,所述竖滑块的一侧铰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夹板,所述夹板固定在所述横杆下侧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下侧固定连接竖块,所述竖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上设置有一组均匀排布的圆孔一,所述L形杆对应所述圆孔一的位置设置有圆孔二,螺栓一穿过所述圆孔一螺纹连接所述圆孔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竖杆的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一组均匀排布的限位孔,所述套筒的两侧上部分别螺纹连接螺栓二,所述螺栓二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限位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托举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能够进行支撑块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实现支撑托举的作用;
(2)方便的进行调节支撑块的角度和高度,调节高度时,取下螺栓二,调节竖杆在套筒内的高度,即可调节支撑块的高度,拧下顶丝,拉动横杆带动支撑块、L形杆摆动,横杆带动连杆摆动,连杆带动滑块在竖滑槽内沿导向柱滑动,调节好支撑块的上下的角度;
(3)取下螺栓取下螺栓一,即可再次调节支撑块的左右侧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1、横杆,2、支撑块,3、圆孔一,4、弧形杆,5、螺栓一,6、L形杆,6a、把手,7、连杆,8、螺栓二,9、套筒,10、底板,11、固定孔,12、限位孔,13、竖杆,14、竖滑块,15、导向杆,16、顶丝,17、竖滑槽,18、夹板,19、竖块,20、圆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亓子坤,未经亓子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8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