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面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8000.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王勤;程宏;刘佳;金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志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G02B13/2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磊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成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面成像装置,包括:收拢镜组,包括至少两个负透镜将将大视场的光线收入所述曲面成像装置内以及正透镜用于汇聚光束,所述收拢镜组的视角范围为150°‑170°;汇集镜组,包括三胶合透镜以及至少一个正透镜用以将所述收拢镜组透过的光束汇聚到最后的成像面,使之成为远心光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获得接近半球的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面成像装置,主要应用在光学成像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视场成像技术在监控、科普、展示等领域具有较多应用,目前大视场成像的应用技术包括有图像拼接、微相机阵列拼接等。图像拼接的技术是将多个相机拍摄的图像通过一定的方法拼接后形成一幅更大视场的图像。多幅图像之间拼接的重点是采用图像配准的方法将两幅或者多幅具有重叠区的数字图像拼接成宽视场的全景图像;微相机阵列拼接的技术是利用微相机阵列来实现大视场成像,主要是在利用球透镜成像的轴向对称性,结合微相机阵列与后期的计算成像技术,实现宽视场和高分辨率效果的成像结果。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考虑将曲面成像技术应用在大视场成像中,然而曲面成像技术的特点十分适宜于大视场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曲面成像装置,能够获得接近半球的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曲面成像装置,包括:
收拢镜组,包括至少两个负透镜将将大视场的光线收入所述曲面成像装置内以及正透镜用于汇聚光束,所述收拢镜组的视角范围为150°-170°;
汇集镜组,包括三胶合透镜以及至少一个正透镜用以将所述收拢镜组透过的光束汇聚到最后的成像面,使之成为远心光路。
进一步地,所述收拢镜组的负透镜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收拢镜组的负透镜,依透过光束的顺序,其焦距依次为-71.3~-65.4、-51.8~-45.7、-119.5~-112.1,折射率为1.62~1.97、1.68~1.91、1.57~1.75,色散系数为33.25~38.46、45.97~52.32、61.25~66.41。
进一步地,所述收拢镜组设置有正透镜,所述正透镜为所述收拢镜组最后透过光束的镜头。
进一步地,所述正透镜的焦距为511.5~523.6,折射率为1.78~1.93,色散系数为15.6~19.3。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收拢镜组与所述汇集镜组之间设置有过渡镜组,所述过渡镜组包括两个正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镜组的两个正透镜组,焦距为223.6~231.6、250.3~254.7,折射率为1.78~1.85、1.79~1.85,色散系数为41.32~49.51、42.15~49.79。
进一步地,所述三胶合透镜的焦距在-129.3~-125.7。
进一步地,所述汇集镜组设置有两个正透镜,并且依光束透过顺序设置在所述三胶合透镜之后,两个所述正透镜的焦距为51.2~56.7、98.6~105.3,折射率为1.56~1.71、1.85~1.93,色散系数为61.3~65.4、15.6~19.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收拢镜组、过渡镜组、汇集镜组,尽可能的将大视场的光线收拢进透镜内部,在收拢光束时具有矫正畸变的作用,并进一步改善渐晕的不良后果;过渡镜组、汇集镜组,将光线平行的汇聚到最后的成像面,使之成为远心光路,成像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案例1曲面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志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志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8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电维修的可调式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中控台面板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