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用带气囊及收集袋的肛门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7165.7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候丽琼;李琦;孙娇;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邵会昌 |
地址: | 651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气囊 收集 肛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用带气囊及收集袋的肛门管,气囊设置于管体的顶端外围,气囊连接至充气管的一端,充气管的上端部固定在管体上端部的内侧并连通于气囊的底部,充气管的尾端对接到进气装置,管体的尾端对接至收集袋;气囊呈环状位于管体顶部,在置入直肠后给气,膨胀后能够卡在直肠口内部,且与四周的直肠壁贴紧,因此,将管体的管口完整的暴露在直肠内,气囊实现了卡紧直肠的作用,能提高整个手术过程中肛管的稳固度,大大降低了脱出的概率;而管口又能直接连通直肠,将排泄物直接引流至收集袋,从而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减少术中患儿皮肤温度的丧失,避免了粪便污染手术台和电刀电极片被浸湿,提高术中电刀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主要为肛门管,具体的,是一种手术用带气囊及收集袋的肛门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肛门管为单腔或者双腔肛门管,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出的问题。一般用于保留或者不保留灌肠手术中。但目前的肛门管没有手术专用类型,术中冲洗时,由于肛门管的脱出,会导致患者排泄物污染床单,造成低体温、压疮、降低电刀使用安全风险以及术中压疮的发生,增加SSI风险。又或者,在进行肠道手术时,需要判断肠道是否通畅时,会通过开放的肠腔向肠道内注水,巡回护士需要戴手套掀开无菌巾查看肛门是否有液体流出,这就增加了手术台污染的风险。例如,肠梗阻手术患者结束时,因为没有很好的引流粪便,患者会躺在污物中,给患者和医务人员都造成不良的手术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发明人通过研发设计了一款带气囊及收集袋肛门管,带气囊的方案解决导管容易滑脱的问题,收集袋解决了污物的收集,减少不必要的污染,还易于观察。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术用带气囊及收集袋的肛门管,包括管体、充气管和气囊,气囊设置于管体的顶端外围,气囊呈环状包裹住管体的顶端,气囊连接至充气管的一端,充气管的上端部固定在管体上端部的内侧并连通于气囊的底部,充气管的中段部从管体外侧穿出,充气管的尾端对接到进气装置,管体的尾端对接至收集袋。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的充气状态时的外形呈苹果状,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弧面,凹陷的弧面的中部为管体的管口。
进一步的,置于管体上端部的内侧并连通于气囊这一段的充气管穿过安装套固定于管体内壁上,安装套固定连接于管体内壁上,且安装套的截面为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的尾端安装有对接插头,所述进气装置为充气阀,充气阀的出气端安装有单向气阀对接头,单向气阀对接头与对接插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的外形呈南瓜状,由若干瓣月牙状的单瓣囊依次环状连通构成,未充气前,呈若干片月牙薄片顺同一方向相互依次吸附于管体端头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尾端通过反向接头对接至收集袋前端的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长度为80~100cm。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套内还额外安装有一根冲洗管,冲洗管位于安装套的顶部位置并延伸至管体外端,另一端在安装套内向下延伸并开设于安装套底部上开口,位于管体外端的端口上安装有对接插口,所述冲洗管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介绍:气囊呈环状位于管体顶部,在置入直肠后给气,膨胀后能够卡在直肠口内部,且与四周的直肠壁贴紧,因此,将管体的管口完整的暴露在直肠内,气囊实现了卡紧直肠的作用,能提高整个手术过程中的稳固度,大大降低了脱出的概率;而管口又能直接连通直肠,将排泄物直接引流至收集袋,从而避免了污染手术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手术用带气囊及收集袋的肛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置于管体内的充气管的区域结构放大图;
图3为对接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未经昆明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7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