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轴打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5358.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顾凯旋;顾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永大消防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12 | 分类号: | B23B41/1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淼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打孔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曲轴打孔机,包括安装头,打孔装置包括外套管,外套管上端连接安装头,外套管内设有活动套,外套管的内腔由下方的第一内腔和上方的第二内腔连接组成,第二内腔直径大于第一内腔,在第二内腔与第一内腔的连接处形成下承靠台,活动套的外壁上围绕活动套设有上承靠台,活动套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承靠台和下承靠台连接,活动套通过下压机构驱动下降或回升,活动套内具有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下端伸出外套管连接有钻头,转轴通过旋转机构驱动转动,夹持装置位于钻头下方并与钻头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并且打孔效率和质量高于纯手工打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曲轴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汽车的曲轴进行打孔的打孔机。
背景技术
曲轴为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连杆颈,(还有其他)。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曲轴的润滑主要是指与连杆大头轴瓦与曲轴连杆颈的润滑和两头固定点的润滑.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也是整个机械系统的源动力。
现有的一款曲轴产品如图1-2所示,包括曲轴长轴、曲轴短轴以及挡片,长轴以及短轴内均具有孔,在长轴的端部具有限位槽,短轴孔底端具有内孔。
在生产规模小的厂房内,打孔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如果采用专用的打孔设备会造成资源浪费,提高成本,而采用手工利用手持打孔设备打孔会降低打孔的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效率。
因此需要设计一台机构简单,成本低的,可以代替专用打孔设备以及手工的打孔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给汽车的曲轴进行打孔的打孔机。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曲轴打孔机,包括立柱,立柱上端设有安装头,安装头底端安装有打孔装置,打孔装置下方对应设有夹持装置,打孔装置包括外套管,外套管上端连接安装头,外套管的内腔内活动设有活动套,外套管的内腔由下方的第一内腔和上方的第二内腔连接组成,第二内腔直径大于第一内腔并且与第一内腔同轴设置,在第二内腔与第一内腔的连接处形成下承靠台,活动套的外壁上围绕活动套设有上承靠台,上承靠台位于第二内腔内并与第二内腔适配,活动套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承靠台和下承靠台连接,活动套的下部适配位于第一内腔内,活动套通过下压机构驱动下降或回升,活动套内具有轴向贯穿设置的轴孔,轴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下端伸出外套管和活动套连接有钻头安装头,钻头安装头安装钻头,转轴通过旋转机构驱动转动,夹持装置位于钻头下方并与钻头对应,用于夹紧曲轴。
优选的技术方案,安装头内具有安装腔,外套管内的第二内腔与安装腔连通,旋转机构位于安装腔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第一齿轮以及转轴齿轮,转轴的上端伸出外套管后套设有转轴齿轮,转轴齿轮与第一齿轮匹配连接,第一齿轮的厚度不小于转轴齿轮的厚度与钻头下降位移之和,第一齿轮的齿轮轴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安装腔内,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上还安装有第二齿轮,旋转电机安装在安装头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机齿轮,第二齿轮与电机齿轮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齿轮与电机齿轮直接匹配连接或者通过链条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电机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转轴齿轮的直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板,下压板与上承靠台一体连接,外套管上具有与下压板对应的活动通孔,下压板从活动通孔内穿出外套管,并且活动通孔内具有供下压板上下活动的空间,下压板穿出外套管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下降或者回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永大消防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永大消防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5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水机制软水结构
- 下一篇:硬水和软水的混合比例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