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康复用行走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4447.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骏;邹光文;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骨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艾玲 |
地址: | 550002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康复 行走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医学康复用行走辅助装置,包括环形底架,环形底架底端设置有移动轮,环形底架上侧固定连接有多根撑杆,多根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固定架,环形固定架内部悬挂设置有坐垫,上侧设置有训练扶手,环形固定架开设有出入缺口,出入缺口上内设有弧形拉杆,弧形拉杆两端上部沿弧长方向设置有“T”形凸台,环形固定架上开设有匹配“T”形凸台的“T”形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拆开弧形拉杆,患者入座在坐垫上,扣上弧形拉杆,患者手扶训练扶手,缓慢移动脚步,即可辅助康复科患者移动,通过训练扶手,患者可以进行握力的训练;并且,患者训练疲倦之后,便于随时休息,便于患者手扶坐稳,保证患者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医学康复用行走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
许多患者在医疗的康复过程中,由于行走不便,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之后,需要随时休息;现在的行动辅助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患者入座;并且,训练疲倦时,患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容易因扶持不稳造成危险,高度不便调节,使用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学康复用行走辅助装置,该装置便于患者休息,便于患者使用入座训练,能够避免患者扶持不稳带来的危险,且便于实现高度调节,增强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学康复用行走辅助装置,包括环形底架,所述环形底架底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环形底架上侧固定连接有多根撑杆,多根所述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固定架,所述环形固定架内部悬挂设置有坐垫,上侧设置有训练扶手,所述环形固定架开设有出入缺口,所述出入缺口上内设有弧形拉杆,所述弧形拉杆两端上部沿弧长方向设置有“T”形凸台,所述环形固定架上开设有匹配所述“T”形凸台的“T”形槽。
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且所述移动轮的数量至少为3个。
所述环形底架与所述环形固定架同轴设置。
所述撑杆为伸缩调节杆,且所述伸缩调节杆的数量至少为3根。
所述伸缩调节杆包括与所述环形底架固定连接的套筒,及匹配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端与所述环形固定架固定连接。
所述训练扶手包括与所述环形固定架固定连接的U型框,及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框内的握力弹簧,及与所述握力弹簧固定连接的活动握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拆开弧形拉杆,患者入座在坐垫上,扣上弧形拉杆,患者手扶训练扶手,缓慢移动脚步,即可辅助康复科患者移动,通过训练扶手,患者可以进行握力的训练;并且,患者训练疲倦之后,便于随时休息,便于患者手扶坐稳,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便于实现装置的高度调节,从而方便于使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从而增强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未安装弧形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骨科医院,未经贵州省骨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4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大力钳
- 下一篇:一种杀菌抑菌装置以及智能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