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间隔音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27278.0 | 申请日: | 2019-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丰;冯丽伟;俞以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E04B1/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间 隔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间隔音结构,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建筑墙体、装饰墙体,所述建筑墙体与装饰墙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贴合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之间顶撑有若干个支撑架,两侧吸音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强墙体的吸音性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间隔音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电梯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电梯噪音会影响楼层内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同时科学研究表明电梯噪声发出的低频噪声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内脏。
公告号为CN10931964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间隙电梯,包括井道、轿厢和层门组件,在井道的顶部强制驱动曳引机,所述强制驱动曳引机的曳引钢丝绳与轿厢相连,在轿厢的顶部和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有L型的滚动导靴,所述L型滚动导靴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分别设有一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底板、连接板、滚轮、导向杆以及预紧弹簧,所述L型滚动导靴通过导靴安装板与轿厢相连,在井道的四角分别设置设有一断面呈L型的导轨,所述轿厢通过其顶部和底部的L型滚动导靴的滚轮与相对应位置导轨滚动配合相连。
使用上述的无间隙电梯,先在滚轮与导轨之间预留间隙,然后在调整偏差时,通过调节导靴安装板的安装位置或者压紧螺母的位置,使滚轮与导轨紧贴。这样,在轿厢偏载时,轿厢压缩一个滚轮的预紧弹簧,轿厢顶部相对应一侧的另一个滚轮的压缩弹簧也会被压缩,同时,轿厢相对一侧的底部的两滚轮的预紧弹簧被压缩,实现配对的滚轮始终与导轨紧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井道缺少隔音设置,尤其是用于电梯这种产生噪音较大的场合,电梯产生的噪音会穿过井道,传递到室内,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间隔音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强墙体的吸音性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间隔音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建筑墙体、装饰墙体,所述建筑墙体与装饰墙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贴合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之间顶撑有若干个支撑架,两侧吸音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建筑工人在建造墙体时,需要将吸音板插入建筑墙体和装饰墙体之间,两吸音板通过支撑架分别贴合于建筑墙体、装饰墙体,吸音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混凝土能够增强墙体结构的支撑性能。当电梯工作时产生噪音,噪音穿过建筑墙体传播到吸音板上,吸音板能够吸收大部分的噪音,降低了噪音对人们产生的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音板的设置具有增强墙体的吸音性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呈“X”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对吸音板起支撑作用,支撑架呈“X”型设置提高了对吸音板的支撑效果,使得吸音板更牢固的贴合于墙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侧吸音板之间呈竖向穿设有若干根钢筋,所述钢筋穿过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浇筑在两侧吸音板之间后,钢筋能够加强混凝土的强度,以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音板与建筑墙体之间、所述吸音板与装饰墙体之间分别夹设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上横向开有吸音孔,所述吸音孔的内径朝着远离吸音板的方向逐渐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梯工作时产生噪音,噪音穿过建筑墙体,并传递到吸音层上,而吸音孔较大内径的一端能够对噪音进行收纳,以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吸音效果得到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7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