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1331.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5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洁茂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1/02 | 分类号: | F16G1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钢丝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包括钢丝绳本体,钢丝绳本体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箱。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配合限位槽向后限位移动带动连接杆向后移动,连接杆配合斜向槽向后移动使三角板往两侧移动,三角板往两侧移动带动固定杆脱离凹槽解除固定,然后旋转转杆,转杆旋转带动连接柱旋转,连接柱旋转配合矩形槽使C型卡板往两侧移动,C型卡板往两侧移动带动滑柱往两侧移动,滑柱配合滑槽往两侧限位移动,不接触钢丝绳本体,最后上下移动固定箱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的钢丝绳夹不能调节,导致固定效果差的问题,减少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时间,也减少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劳动力,也提高了钢丝绳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夹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
背景技术
钢丝绳夹,主要用于起重机、矿山运输、船舶和建筑业等重型工矿下所使用的GB8918-2006、GB/T20118-2006中圆股钢丝绳的绳端固定或连接。
现有的钢丝绳夹不能调节,导致固定效果差,增加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时间,也增加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劳动力,也降低了钢丝绳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具备方便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丝绳夹不能调节,导致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包括钢丝绳本体,所述钢丝绳本体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固定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板,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C型卡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转盘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箱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三角板,所述连接杆的右侧贯穿固定箱的内部并与三角板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三角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盘的表面且对应固定杆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的右侧贯穿至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滑柱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滑柱的移动距离,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滑槽与滑柱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C型卡板的顶部且对应连接柱的位置开设与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连接柱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零点二毫米,所述矩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矩形槽与连接柱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表面开设有斜向槽,所述斜向槽的角度大于三十度,所述斜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斜向槽与连接杆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滑块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分布,所述限位槽与滑块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丝绳本体、固定箱、转杆、转盘、连接柱、滑柱、C型卡板和限位机构配合使用,通过使用者向后推动滑块移动,滑块配合限位槽向后限位移动带动连接杆向后移动,连接杆配合斜向槽向后移动使三角板往两侧移动,三角板往两侧移动带动固定杆脱离凹槽解除固定,然后旋转转杆,转杆旋转带动连接柱旋转,连接柱旋转配合矩形槽使C型卡板往两侧移动,C型卡板往两侧移动带动滑柱往两侧移动,滑柱配合滑槽往两侧限位移动,不接触钢丝绳本体,最后上下移动固定箱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的钢丝绳夹不能调节,导致固定效果差的问题,减少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时间,也减少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劳动力,也提高了钢丝绳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滑柱在滑槽内部左右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滑柱在滑槽内部的摩擦,增加滑柱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洁茂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洁茂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1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氧化三钛真空镀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实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