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小鼠用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4091.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4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肖晓琳;边希云;马晓芳;薛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北京大学滨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王雨杰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小鼠 气管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小鼠用气管插管,包括中空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内设有中空的内部套管,内部套管的端部伸出所述气管插管的两端,内部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与内部套管之间设有单向阀,内部套管的另一端为球形小气囊,还包括引导管,引导管位于所述气管插管的上方,引导管的底部设有多个柔性开口卡子,柔性开口卡子内有容气管插管穿过的夹口,引导管的一端为扁平状气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小鼠用气管插管可以有效地将气管插管插入小鼠气管内,不损伤小鼠口腔内其他部位,实用方便,且该气管插管构造简单,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用气管插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小鼠用气管插。
背景技术
由于繁殖快、成本低,小鼠成为人体生理病理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动物模型,对生物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然而,正常成年小鼠的体重一般为20-25g,体型通常较小,小鼠的这些特点成为很多基于外科手术的实验操作的瓶颈。尤其深度麻醉的小鼠进行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时,为保证小鼠在术后顺利苏醒,气管插管的成功实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验小鼠处于深度麻醉时,呼吸频率慢,若麻醉时间较长或创伤较大,需要通过气管插管进行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体征。目前给小鼠气管插管的常规方法包括留置针管盲插、经口直视插管、暴露气管法等。
留置针管盲插时,先用肉眼观察气管入口,找到位置后将留置针管插入小鼠气管口,由于小鼠口腔内空间较小,且由于会厌挡住气管口,气管口位置不宜观察到,在插入的过程中无法观察到留置针管的具体位置及小鼠会厌是否闭合,不易控制,基本凭经验和感觉对气管进行插管,且留置针管偏细,有时候会通气不足。
小鼠的会厌组织在气管口的上方,当小鼠感到有异物进入口腔时会下意识的用会厌挡住气管入口。由于是盲插,当小鼠用会厌挡住气管入口时,实验人员无法观察到此情况,此时强行插管容易将小鼠气管插破,留置针管管头受到阻碍容易转向进而进入其他部位如食管等,不能顺利地进行气管插管。当小鼠被麻醉的程度适当时,其呼吸频率慢,会厌闭合频率小,盲插时机选择恰当时,气管插管成功。此方法要求娴熟的手法,能否插入完全依赖于小鼠被麻醉的程度及盲插时机的选择,需反复试验,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及风险。
经口直视插管一般需要两人配合,操作时间长,且小鼠口腔空间较小,气管口不易观察到,有时需要辅助光源配合,加大了实验投入。
暴露气管法将小鼠颈部切口,气管插管过程中实验人员从此处观察插管是否正确插入,插入完成后再将切口缝合。此方法对小鼠机体造成损伤破坏,切口的深度及大小不易控制,对后续实验的影响无法估量。尤其转基因小鼠,数量有限,培养周期长,需保持小鼠的存活率。且该方法对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程度及避免小鼠手术后感染提高了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要有一种能够有效地将气管插管插入小鼠气管内,且不损伤小鼠口腔内其他部位小鼠用气管插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实验小鼠用气管插管,以有效地将气管插管插入小鼠气管内,不损伤小鼠口腔内其他部位,实用方便,且该气管插管构造简单,稳定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验小鼠用气管插管,包括中空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内设有中空的内部套管,内部套管的端部伸出所述气管插管的两端,内部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与内部套管之间设有单向阀,内部套管的另一端为球形小气囊,还包括引导管,引导管的底部设有多个柔性开口卡子,柔性开口卡子内有容气管插管穿过的夹口,引导管的一端为扁平状气囊。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夹子,固定夹子位于所述气管插管靠近所述充气气囊的端部,固定夹子的内壁与气管插管的外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套管的外壁与所述气管插管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插管的外径不大于实验小鼠气管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未经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北京大学滨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4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小臂、岩石壁及破岩机
- 下一篇:一种单玻式隔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