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独立气囊的多功能充气式车衣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9600.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3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塘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汉塘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马光辉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气囊 多功能 充气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衣技术领域的独立气囊的多功能充气式车衣,包括车衣本体和配套使用的车衣充气泵,所述车衣本体由多个单独的气囊组成,所述各个单独的气囊上单独设有充气嘴,气囊包括有前保险杠气囊、引擎盖气囊、前挡气囊、顶部气囊、后挡气囊、后备箱气囊、后保险杠气囊、左前气囊、左后气囊、右前气囊和右后气囊;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分别的单独保护车体的各个部位,一个部位受损其他部位的防护性不会受到影响,非常的方便,适用于一些比较极端、恶劣的天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衣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气囊的多功能充气式车衣。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日益普及,截至2019年6月底,国内汽车保有量已达2.5亿辆,行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但是每年因为冰雹以及其他坠落物导致车辆玻璃毁损的事件时有发生。而现在市场上的车衣仅仅单纯用于防晒隔热防尘等,均不具备防砸的功能,不能够应对某些极端恶劣的天气;因此,就出现了车主怕玻璃被毁,居然用棉被护住车窗的新闻报道;而后,又有人发明了一种充气式车衣,将车衣做成一个双层结构,通过充气的形式将车衣的防护性能加强;但是,这种充气式车衣也存在一个问题,整个车衣相当于一个整的气囊,假如一场冰雹砸坏了车衣的顶部部分,那么一整张车衣都失去了防护功能,下一颗冰雹砸到了引擎盖,前挡,后挡的位置或者其他位置也还会造成车辆的损坏,这样就不能对车辆起到一个比较好的防护作用。
综上,需要提出一种能够分别保护车辆各个位置的车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车衣为一个整体,一个地方受损就完全丧失防护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独立气囊的多功能充气式车衣。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独立气囊的多功能充气式车衣,包括车衣本体和配套使用的车衣充气泵,车衣本体由多个单独的气囊组成,各个单独的气囊上单独设有充气嘴;采用多个单独的气囊做成车衣,可以在单个气囊受到损坏的时候不影响其他气囊的防护性能,非常的安全。
进一步限定,气囊包括有前保险杠气囊、引擎盖气囊、前挡气囊、顶部气囊、后挡气囊、后备箱气囊、后保险杠气囊、左前气囊、左后气囊、右前气囊和右后气囊,这样设置可以让汽车的每个板块都能够得到单独的保护。
进一步限定,充气嘴都设在车衣本体的右下部,引擎盖气囊、前挡气囊、顶部气囊、后备箱气囊都还各设有一根侧边充气道,左前气囊和左后气囊也各设有一根底部充气道,侧边充气道设在车衣本体的右侧面,底部充气道分别设在车衣本体前端的底部和车衣本体后端的底部,侧边充气道和底部充气道的末端均与对应的充气嘴相连;将位于车体顶部的几个气囊的充气嘴通过充气道设在车衣本体的右下部,将其他位置气囊的充气嘴也靠车衣本体的右侧设置,在国内,行车靠右,将充气嘴设在右侧或者靠右设置在覆盖车衣之后充气时更加的安全,设在下部相对隐蔽,不易对来往的车辆和行人造成阻碍。
进一步限定,气囊为不透气的材料制成,因为要制作成气囊,所以采用不透气的材料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护性,不漏气。
进一步限定,气囊外表面上设有反光贴条,在夜间能够很好的提示过往的车辆或者行人,起到一个警示作用,防止行人撞到本车辆或者车辆撞上造成车祸。
进一步限定,车衣充气泵上设有气针、防爆计和点烟口接头,气针与气囊上的充气嘴配合,为气囊充气,防爆计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充气过度,气囊发生爆炸造成安全事故。
进一步限定,车衣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反光层,车衣本体的内表面设有软材料隔热层;这样设置使得车衣还具有一个防晒和隔热的功能,内表面的隔热层为软性材料,可以起到一个保护车漆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汉塘,未经王汉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9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B2F双法兰限位补偿伸缩接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六角螺栓加工的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