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侧引水的半包围结构车站牌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8370.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1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水 包围 结构 车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侧引水的半包围结构车站牌,包括候车处,所述候车处包括其内部的钢筋和PC外壳,一体式连接并固定在汽车站点上,其特征在于,PC外壳顶部为单侧引水顶棚,还包括设置在候车处下方的加热工学座椅和稳定底盘,所述汽车站点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有汽车预留停靠位,其外沿为汽车预留停靠位外沿,所述其单侧引水顶棚外沿在机动车道上的竖直方向投影在汽车站点与汽车预留停靠位外沿之间。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引导汽车规范停靠,单侧引水顶棚可以避免乘客上车时因打伞操作而占用上车时间,进而缩短汽车停靠时间,座椅更符合人体结构并且不会被落雨落雪,带给乘客更舒适的等待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停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户单侧引水的半包围结构车站牌。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出行的不断完善,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出行的方式,汽车停靠站牌已经普遍地使用在公交,客运,校车,旅游景点等。车站牌承担着汽车停靠及乘客上下车的义务,更人性化的车站牌可以使社会交通更有效率,并且对地区形象和市民的生活环境有着更积极的影响。
如今普通的车站牌仍有很大的问题。汽车和站牌始终还是两个分立的个体,没有进行有机的结合。在雨雪等天气,乘客处于站牌到车内部之间的位置时,难免会因遮挡不够的站牌而被雨雪淋湿。普通站牌用两侧引水的方式,乘客出站时也会被大量累积的水流所淋湿,并没有很好的体验。
在高寒地区或特殊季节,市民等车仍需很长时间,普通站牌对这种情况的乘客体验并不是很好,如坐椅上仍存在雨雪残留、冬季时冰冷且坚硬的座椅成为其最主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乘客在雨雪天时上下车效率低,等待体验不好,上下车体验欠佳的缺陷,提供一种单侧引水的半包围结构车站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侧引水的半包围结构车站牌,包括候车处,所述候车处包括其内部的钢筋和PC外壳,一体式连接并固定在汽车站点上,其特征在于,PC外壳顶部为单侧引水顶棚,还包括设置在候车处下方的加热工学座椅和稳定底盘,所述汽车站点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有汽车预留停靠位,其外沿为汽车预留停靠位外沿,所述其单侧引水顶棚外沿在机动车道上的竖直方向投影在汽车站点与汽车预留停靠位外沿之间。
所述候车处内侧预留LED线路信息板摆放点。
所述单侧引水顶棚为弧形曲面结构,S型弯曲,顶端向斜上方倾斜。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侧引水的半包围结构车站牌,将原本分立的车站牌与汽车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引导汽车规范停靠,单侧引水顶棚可以避免乘客上车时因打伞操作而占用上车时间,进而缩短汽车停靠时间,座椅更符合人体结构并且不会被落雨落雪,带给乘客更舒适的等待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侧引水的半包围结构车站牌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侧引水的半包围结构车站牌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侧引水的半包围结构车站牌的汽车停靠示意图;
图中1-候车处,2-内部的钢筋,3-PC外壳,4-单侧引水顶棚,5-预留LED线路信息板摆放点,6-加热工学座椅,7-汽车预留停靠位,8-机动车道,9-稳定底盘,10-汽车站点,11-汽车预留停靠位外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8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丝羊绒双面织物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铺装施工的排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