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5862.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8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缪黎燕;缪黎丽;邵敏强;吴旭;邵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飞舟高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7/12;B32B3/28;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周倩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碳纤维 立体 织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包括中间层、支撑层、支撑片、支撑垫、面层和弹性连接膜片,中间层与支撑层的接触面除去支撑片的位置通过胶粘剂粘合在一起,支撑片的顶端底面与中间层之间固定有支撑垫,支撑片的顶部通过胶粘剂粘接在面层的底面,通过支撑片和支撑垫在中间层和面层之间形成了稳定的支撑结构,制造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适应大批量生产,当面层受力压下时,支撑垫被压缩,提供支撑力和形变空间,防止支撑片弯折角度过大,导致碳纤维断裂,提高立体织物的弹性支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立体织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
背景技术
碳纤维立体织物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它以三维整体织物为增强体,经过渗碳复合,制成炭/炭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工艺结构复杂,长期以来三维织物都采用人工编织,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包括中间层、支撑层、支撑片、支撑垫、面层和弹性连接膜片,中间层、支撑层和面层为PAN基碳纤维布,中间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胶合有一层支撑层,支撑层上阵列切割有U型切口,将切口中的布片向外翻起,形成支撑片,中间层与支撑层的接触面除去支撑片的位置通过胶粘剂粘合在一起;
支撑片的顶部通过胶粘剂粘接在面层的底面,相邻的面层的底面之间通过弹性连接膜片连接,形成完整的表面,支撑片的顶端底面与中间层之间固定有支撑垫,支撑垫为弹性高分子泡沫材料。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面层的顶面能够印刷装饰花纹。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面层能够使用黏胶基碳纤维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间层与支撑层的接触面除去支撑片的位置通过胶粘剂粘合在一起,支撑片的顶端底面与中间层之间固定有支撑垫,支撑片的顶部通过胶粘剂粘接在面层的底面,通过支撑片和支撑垫在中间层和面层之间形成了稳定的支撑结构,制造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适应大批量生产,当面层受力压下时,支撑垫被压缩,提供支撑力和形变空间,防止支撑片弯折角度过大,导致碳纤维断裂,提高立体织物的弹性支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中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间层1、支撑层2、支撑片3、支撑垫4、面层5、弹性连接膜片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包括中间层1、支撑层2、支撑片3、支撑垫4、面层5和弹性连接膜片6,所述中间层1、支撑层2和面层5为PAN基碳纤维布,PAN基碳纤维布生产简单,综合性能好,能够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间层1的上下两侧分别胶合有一层支撑层2,所述支撑层2上阵列切割有U型切口,将切口中的布片向外翻起,形成支撑片3,中间层1与支撑层2的接触面除去支撑片3的位置通过胶粘剂粘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飞舟高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飞舟高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5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铜粉的清洗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