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净化串联连接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1923.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何涛;黄小琴;张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M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净化 串联 连接 管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串联连接管路,属于输液管领域。该血液净化串联连接管路包括旁路管路和灌流管路。所述旁路管路包括第三管体和第二夹子,所述第二夹子设置在第三管体表面。所述灌流管路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一夹子,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三管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三管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夹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在达到灌流器治疗时开、关两个夹子使灌流器接通使用或者关闭,从而达到“封闭式下灌”的目的,降低了患者血液溢出管路外的可能性,降低患者血液感染的风险、以及污染医务人员的手或者仪器的可能,使患者和医务人员免于血液的困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血液净化串联连接管路。
背景技术
目前,血液净化作为救治急性中毒患者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输液管作为血液传输的传送媒介被,被广泛使用。而临床上串联管路只是简单的一根管路将灌流器和滤过器连接串联。灌流器的治疗时限为2小时,2小时后就需要将灌流器撤下,而滤过器可以长时间使用。
这种串联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开放式下灌流器,使患者血液溢出管路外,可能造成患者血液感染,以及通过污染医务人员的手或者是污染仪器,造成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存在极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串联连接管路,旨在改善开放式下灌流器,使患者血液溢出管路外,可能造成患者血液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净化串联连接管路,包括旁路管路和灌流管路。
所述旁路管路包括第三管体和第二夹子,所述第二夹子设置在第三管体表面。
所述灌流管路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一夹子,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三管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三管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夹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接头,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均为橡胶接头,且橡胶接头处套接有弹簧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血液净化器,所述血液净化器包括灌流器和滤过器,所述灌流器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灌流器出液口与所述第三接头连接,所述滤过器进液口与所述第四接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体与第一管体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夹子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三管体连接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表面连接有输液接头,所述输液接头端部设置有第三夹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输液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子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表面设置有第四夹子,所述第四夹子设置在所述第三接头与所述第三管体连接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的一侧与盒体上端铰接,所述盒盖的另一侧与所述盒体上端卡接,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均设置在所述盒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两端分别贯穿插接有进液接口和输液接口,所述进液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输液接口与所述滤过器出液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1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铝合金静音安全门
- 下一篇:一种妇科分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