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骨担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99291.X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7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辉 |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A61G1/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骨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骨担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担架片,两个担架片的两端均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每个担架片包括可伸缩式固定梁,可伸缩式固定梁内侧固定安装有担架主板和担架辅板,可伸缩式固定梁外侧安装有把手,把手围绕可伸缩式固定梁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可调旋转角度的把手,在同等空间转弯条件下可利用把手收回,改变担架宽度避开障碍物快速转弯,在空间允许时又可展开把手,消除了原有担架宽度不能调节的缺陷,有效提高通过率,缩短非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龙骨担架。
背景技术
现有铲式担架由于设计宽度、长度较大,造成转弯半径大,在老旧楼狭窄的楼梯间转弯影响极大,甚至有些地方只能放弃担架采用其它方式转运。而有些病人因只能平躺,其它搬运方式会造成永久性、不可逆转的损伤。
由于老旧楼中的老龄化人口增多,老旧楼梯间狭窄,尤其在楼梯间转角位置,由于老式担架设计采用双管联接,搬抬病人在此位置时多采众人举高病人等措施,对病人安全危害及大,对搬抬人员体力消耗也很大,同时也延长上下楼时间,使病人救治速度减缓,而在急救病人时刻不容缓,因此提高狭窄地段,尤其在狭窄地段转弯处的通过速度极为重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龙骨担架提高救援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龙骨担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龙骨担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担架片,两个所述担架片的两端均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
每个所述担架片包括可伸缩式固定梁,所述可伸缩式固定梁内侧固定安装有担架主板和担架辅板,所述可伸缩式固定梁外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围绕所述可伸缩式固定梁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围绕所述可伸缩式固定梁转动到的最高位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80°。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式固定梁包括套接在一起的主梁和副梁,所述担架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梁的内侧,所述担架主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副梁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主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副梁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且所述副梁的端部设置有滑销,所述滑销与定位孔相配合,所述滑销上套装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梁上的第一扶手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副梁上的第二扶手;
所述第一扶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梁上的套管;
所述第二扶手两端的弯头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副梁上的所述套管,且所述第二扶手的中部设有多个连接管;所述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两端的套管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副梁上对应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销适配的通孔。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龙骨担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可调旋转角度的把手,在同等空间转弯条件下可利用把手收回,改变担架宽度避开障碍物快速转弯,在空间允许时又可展开把手,消除了原有担架宽度不能调节的缺陷,有效提高通过率,缩短非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骨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辉,未经邓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9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外壳生产用打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