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切换组件及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7852.2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0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叶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F25B41/04;F25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伟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切换 组件 管理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切换组件及热管理系统。该流体切换组件包括流体切换装置和壳体,流体切换装置包括导阀、主阀及管路,所述管路连通所述主阀和所述导阀;所述壳体包括腔体,至少部分所述导阀、至少部分所述主阀和所述管路收容于所述腔体;所述壳体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本申请通过利用壳体对流体切换组件的管路进行保护,以防止管路可能因受到冲击而损坏;壳体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以减轻壳体或流体切换组件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切换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热管理系统中采用流量调节装置控制冷媒管路的通断,进而控制冷媒流向。一般情况下,热管理系统需要至少两个流量调节装置控制冷媒流向,进而使热管理系统处于不同工况,热管理系统内设置至少两个流量调节装置不仅会增加控制器控制流量调节装置的端口数量及线束,还会增加热管理系统的布局难度。
为改善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提供包括导阀和主阀的流体切换装置,导阀与主阀通过管路连通,导阀动作时,主阀能够切换其内部冷媒的流通方式,从而实现热管理系统的冷媒流向切换。此种流体切换装置的管路暴露在外,因此管路可能会受到冲击而损坏。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体切换组件及热管理系统,以保护流体切换装置的管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体切换组件,所述流体切换组件包括流体切换装置和壳体;其中,
流体切换装置包括导阀、主阀及管路,所述管路连通所述导阀和所述主阀;
所述壳体包括腔体,至少部分所述导阀、至少部分所述主阀和所述管路收容于所述腔体;
所述壳体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本申请通过利用壳体对流体切换装置的管路进行保护,以防止管路可能因受到冲击而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腔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采用注塑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阀包括第一阀体和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的线圈部,所述主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阀体连通,所述线圈部通过所述第一阀体控制所述主阀的流向切换;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阀体收容于所述腔体,所述线圈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开口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阀包括第二阀体和分别与所述第二阀体连接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和第四连通管,所述第一阀体分别与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三连通管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管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和所述第四连通管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所述第二阀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安装方向安装,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线圈部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安装方向排列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第一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管路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
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二收容部与所述第一收容部连接,所述第二收容部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和所述第四连通管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7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粉加工用混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提升功能的潜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