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初期用防痰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2787.6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琴;谭丹;孙晓容;陈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13/36 | 分类号: | A61F13/36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杨云川 |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初期 用防痰垫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切开初期用防痰垫,包括基层和防污伞,所述基层的两侧设置有松紧带,用以将基层固定在患者颈部,所述基层上开有用于固定气管插管的穿刺孔,所述基层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防污伞的顶部具有一锥形伞面,所述防污伞上开有通孔,该防污伞放置在支撑柱上时,所述通孔与穿刺孔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切开初期用防痰垫,便于减少纱布使用,便于防止痰液污染患者颈部切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术后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初期用防痰垫。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耳鼻喉科、脑外科,神经内科以及呼吸科,对部分疾病开展了气管切开术,例如咽喉部较大肿瘤切除术,而手术方式大多为“全喉切除术”或为“垂直半喉切除术”伴气管切开术或气管造瘘口形成术,每年约50例,而我们也随之面临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对于气管切开病人持续气道湿化,痰液较多,咳痰时痰液喷溅至气管切开处、颈部切口处而造成长时间的局部皮肤潮湿问题。
目前临床对气管切开病人一般使用无菌纱布块垫于气管切开处并每日更换并备好方块纱布铺于气管插管下方咳痰后随时更换,其缺陷为:
1、纱布要经常更换,如不及时更换痰液易污染浸湿气切处和颈部切口处皮肤轻者可引发局部切口感染重者可引起咽瘘的形成。
2、长时间大量的使用纱布增加了患者开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切开初期用防痰垫,便于减少纱布使用,便于防止痰液污染患者颈部切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切开初期用防痰垫,包括基层和防污伞,所述基层的两侧设置有松紧带,用以将基层固定在患者颈部,所述基层上开有用于固定气管插管的穿刺孔,所述基层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防污伞的顶部具有一锥形伞面,所述防污伞上开有通孔,该防污伞放置在支撑柱上时,所述通孔与穿刺孔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防污伞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管,该定位管能外套在支撑柱上。
可选地,所述防污伞由透明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防污伞的顶部的边缘设置有围栏,该围栏上设置有排污口。
可选地,所述防污伞上设置有弧形缺口,该弧形缺口与人体下巴曲线贴合。
可选地,还包括柔性密封环,所述柔性密封环安装在通孔的内侧壁上,该柔性密封环用以在气管插管穿过通孔时,填充气管插管与通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可选地,所述防污伞的顶部的边缘设置有支架,该支架的顶部安装有一天盖,所述天盖延伸至通孔的正上方,用以覆盖气管插管顶部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天盖能绕支架旋转。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切开初期用防痰垫,包括基层和防污伞,所述基层的两侧设置有松紧带,用以将基层固定在患者颈部,所述基层上开有用于固定气管插管的穿刺孔,所述基层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防污伞的顶部具有一锥形伞面,所述防污伞上开有通孔,该防污伞放置在支撑柱上时,所述通孔与穿刺孔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切开初期用防痰垫,便于减少纱布使用,便于防止痰液污染患者颈部切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2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