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80418.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4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雷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5/00 | 分类号: | G09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使用 数据 展示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边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活动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通过铰座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横板的外侧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部活动贯穿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位于插口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有拉环板,所述拉环板的底部固定有拉簧,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当需要检修时能够便于拆装,有利于提高检修效率,另外能够便于方向的转动,使用灵活,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展示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
背景技术
综合数据平台以现有的信息化系统为基础,开辟各系统间的数据通道,对现在的、历史的、分散的业务数据进行钻取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迅速激活大量电子数据,促进税务管理决策水平迈上新台阶,在智慧园区中也会使用到数据展示平台进行数据分析。
然而现有的数据展示平台的外壳通常使用若干个螺丝进行固定连接,当需要检修时,需要花费大时间拆装螺丝,甚至可能出现螺丝丢失的情况发生,影响检修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边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活动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通过铰座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横板的外侧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部活动贯穿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位于插口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有拉环板,所述拉环板的底部固定有拉簧,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活动杆相固定,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底座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为矩形半框,所述限位框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为长条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位于插口内壁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拉簧的底部与限位框的顶部相固定,所述拉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簧分别位于活动杆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插口的横截面为矩形口,所述插口为盲口。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固定有把手,且把手外侧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壳体、活动板、底板、铰座、横板、插口、限位槽、限位框、通口、活动杆、拉环板、拉簧和限位块,使得该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当需要检修时能够便于拆装,有利于提高检修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凹槽、底座、本体、壳体和连接柱,使得该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能够便于方向的转动,使用灵活,操作简单。
综上所述,该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当需要检修时能够便于拆装,有利于提高检修效率,另外能够便于方向的转动,使用灵活,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使用的数据展示平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雷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雷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0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移相器、双工器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护盖的平板电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