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低温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8940.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0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唐良红;孙建华;唐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弗泰流体温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蒋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低温一体机,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加热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干燥过滤器、预冷换热器和蒸发器,加热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加热器、膨胀罐和反应罐,反应罐通过第一加热管道连接蒸发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机做工将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经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液体转换为中温高压气体,再经过膨胀阀将中温高压液体转换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汽进入蒸发器与导热油进行换热反应,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温控控制精度高,设备性能稳定,节省资源能耗花费成本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低温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控温装置中加热设备与压缩机制冷设备往往是独立运行分开控温的,所有造成了设备控温状态不稳定,控温精度不高,花费成本较大。而在这两个独立运行的设备带压缩机制冷的方法中,压缩机技术往往不能从高温直接进行降温,原因是高温状态会使压缩机制冷剂通过蒸发器换热之后回压缩机时,制冷剂形态由冷却成低温低压的液体从新换热行程中温高压的气体,使得压缩机不能正常吸气循环,损坏压缩机及造成生产延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高低温一体机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低温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低温一体机,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加热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干燥过滤器、预冷换热器和蒸发器,压缩机通过第一制冷管道依次串联连接冷凝器、储液罐、干燥过滤器、预冷换热器和蒸发器,蒸发器通过第二制冷管道依次串联连接预冷换热器和压缩机。
加热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加热器、膨胀罐和反应罐,反应罐通过第一加热管道连接蒸发器,蒸发器通过第二加热管道依次串联连接加热器和反应罐,膨胀管通过第三加热管道并联在反应罐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冷凝器上通过第三制冷管道依次串联连接制冷排气温度传感器、隔膜阀和制冷排气压力传感器,第三制冷管道另一端和第一制冷管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第一制冷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预冷换热器和蒸发器之间的第一制冷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热力膨胀阀,预冷换热器和蒸发器之间的第二制冷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预冷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制冷管道上设置有连接压力表、连接回气温度传感器和第四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压缩机两端通过管道并联有压力控制器,管道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和冷凝器之间的第一制冷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压力表和连接回气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第二制冷管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第一加热管道依次设置有加热排气温度传感器、第一调节阀、第一截止阀、第一排空阀、循环泵、第二排空阀、加热排气压力表、止回阀和第二调节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蒸发器和加热器之间的第二加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加热器和反应罐之间的第二加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出口温度传感器和出口压力变送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第三加热管道一端连接在第一调节阀和第一截止阀之间的第一加热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调节阀和出口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第二加热管道上,膨胀罐和第一加热管道之间的第三加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膨胀罐和第二加热管道之间的第三加热管道上设置有止逆阀和第四调节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膨胀罐上设置有安装有第四截止阀的第四加热管道,第四加热管道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截止阀和第一排空阀之间的第一加热管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加热器上连接有加热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弗泰流体温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弗泰流体温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8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