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裂缝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8655.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9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于高;李浩;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乾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C23/09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裂缝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裂缝加固装置,包括桥梁本体,所述桥梁本体内部设置有裂缝本体,裂缝本体内部安装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内部安装有防护组件,加固组件包括加固杆、第一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第三紧固螺栓、浇筑主管、浇筑支管、混凝土、浇筑孔、防水层和GF布,裂缝本体内部嵌有加固杆,加固杆外侧下部嵌有第一紧固螺栓,加固杆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二紧固螺栓和第三紧固螺栓,裂缝本体内部通过浇筑主管和浇筑支管填充有混凝土,浇筑主管和浇筑支管外侧开设有浇筑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使得裂缝不会继续变大,同时能够减小外部压力对该装置的影响在,增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裂缝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它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当桥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风吹日晒以及车辆的碾压,其表面或多或少出现裂缝,为了桥梁使用安全,需要对其进行修补加固,当时现有的加固方式为直接向裂缝内部填充混凝土,混凝土很难到达裂缝底端边缘处,加固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桥梁裂缝加固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使得裂缝不会继续变大,同时能够减小外部压力对该装置的影响在,增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桥梁裂缝加固装置,包括桥梁本体,所述桥梁本体内部设置有裂缝本体,裂缝本体内部安装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内部安装有防护组件;
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固杆、第一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第三紧固螺栓、浇筑主管、浇筑支管、混凝土、浇筑孔、防水层和GF布,裂缝本体内部嵌有加固杆,加固杆外侧下部嵌有第一紧固螺栓,加固杆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二紧固螺栓和第三紧固螺栓,裂缝本体内部通过浇筑主管和浇筑支管填充有混凝土,浇筑主管和浇筑支管外侧开设有浇筑孔,混凝土顶端胶接有防水层,防水层顶端胶接有GF布;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垫、伸缩柱、第二减震垫、减震弹簧和第三减震垫,加固杆外侧一端固定有第一减震垫,第一减震垫外侧通过伸缩柱固定有第二减震垫,伸缩柱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加固杆顶端安装有第三减震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加固杆侧面呈L状,加固杆外侧胶接有防腐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紧固螺栓数量为两组四个,第一紧固螺栓对称安装在加固杆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浇筑支管和浇筑主管形成一个倒Y型浇筑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内部填充有减水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减震垫呈弧形状,第三减震垫中部开设有浇筑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首先将加固杆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分别固定到裂缝本体内部两侧,然后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和第三紧固螺栓将加固杆之间固定起来,将第三减震垫放置在加固杆顶端,通过浇筑口加入混凝土,混凝土通过浇筑主管和浇筑支管进入裂缝本体内部,倾斜的浇筑支管使得混凝土能够将裂缝本体内部的边缘角落都填充满,防止残留有缝隙没填充满,最终混凝土将裂缝本体内部完全填充满,然后通过胶水将防水层和GF布安装在桥梁本体与裂缝本体之间,该装置使用时,加固杆将裂缝本体向内扣紧,防止裂缝本体增大,当桥梁本体受到振动时,振动通过第一减震垫、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垫削弱,从而起到保护该装置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使得裂缝不会继续变大,同时能够减小外部压力对该装置的影响在,增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乾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乾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8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