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采集仪防水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77858.3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璐瑶;张亮;包元锋;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6;H05K5/0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采集 防水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仪防水密封结构,包括盒体和与之上下对合密封的盒盖,盒体侧壁的上端与盒盖侧壁的下端之间夹设有具弹性的密封圈,盒体上设有盒体配合面,盒体配合面上贯通有盒体螺栓孔;对应的,盒盖上设有盒盖配合面,盒盖配合面上贯通有盒盖螺栓孔,密封圈上对应各个盒盖配合面的位置均连接有配合面密封圈,配合面密封圈与密封圈对应位置合围形成的形状与盒盖配合面的形状适配对应,盒体螺栓孔位于该合围形成的形状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更合理的布置位置和更优化的结构,可以针对数据采集仪的自身特点提供更好的防水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据采集仪防水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本方案中所指的数据采集仪,为应用在大规模土方挖掘、建筑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用以采集地质数据、监控地形地貌变化的设备。数据采集仪通常包括矩形的盒体和与之上下对合密封的盒盖,盒体内放置的设备为电气设备,有防水的要求。中国专利文献CN207133605U,于2018年3月23日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仪器”,包括采集仪器盒体,所述的盒体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腔体、可侧抽式打开的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主板,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源,所述的第一腔体外侧设置有多路与主板连接的输入接口,并且所述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采用灌胶防水和机械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保证了防水性,而且可以方便的更换电源,充分满足现场不同接口类型的数据采集需求。并且还可以通过现场屏幕、手机APP实时监测,十分可靠便利。而数据采集仪的工作环境通常都是在野外露天,自然降水、人工扰动导致溅水都很频繁,因此数据采集仪都设计有必要的防水密封结构。为了密封防水,此类数据采集仪通常采用橡胶的密封圈密封在盒体与盒盖之间,其结构与日常的饭盒餐盒的密封结构基本一致。为了实现盒盖的启闭要求,一般都会在盒体的转角位置和盒盖的相应位置设计出配合面,当盒盖与盒体上下对合后,上下两配合面紧贴,使用螺栓副贯通配合面以螺纹紧固。这样一来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该配合面在密封圈的密封范围内,则螺栓孔和螺栓之间的间隙会导致密封失效;如果该配合面在密封圈的密封范围外,则在螺栓副紧固的过程中,由于集中受力,配合面所在位置会产生变形,影响密封效果。同时,由于长期的野外使用,温度气压的变化均较大,数据采集仪在密封后内部压力会有明显的正负变化,常规的密封圈密封结构也存在受压后渗漏的潜在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数据采集仪的密封圈位置不够合理,结构不够优化,密封效果不理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仪防水的密封结构,具有更合理的布置位置和更优化的结构,可以针对数据采集仪的自身特点提供更好的防水密封效果。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采集仪防水密封结构,包括盒体和与之上下对合密封的盒盖,盒体侧壁的上端与盒盖侧壁的下端之间夹设有具弹性的密封圈,盒体上设有盒体配合面,盒体配合面上贯通有盒体螺栓孔;对应的,盒盖上设有盒盖配合面,盒盖配合面上贯通有盒盖螺栓孔,密封圈上对应各个盒盖配合面的位置均连接有配合面密封圈,配合面密封圈与密封圈对应位置合围形成的形状与盒盖配合面的形状适配对应,盒体螺栓孔位于该合围形成的形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7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鸭肉加工检测平台
- 下一篇: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