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巴固定卡扣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5967.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6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龚仁华;刘艳;赵明;刘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施文武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巴固定卡扣,所述铜巴固定卡扣包括固定机构、卡紧机构和安装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和卡紧机构分别连接在安装机构上,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卡紧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互配合用于防止铜巴滑出,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住铜巴的一侧,所述卡紧机构用于将铜巴卡紧,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将铜巴固定卡扣固定在电池单体的模组端板上。区别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通过卡扣的方式将铜巴固定在模组端板上,不易脱落、节省了模组周围的空间,有利于电池包内部零件的整体布置、减小了铜巴的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巴固定卡扣。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包内部模组连接铜巴普遍采用扎带固定的方式,通过人工扎带的方式利用铜巴固定轧带4将铜巴固定在模组端板上,如图1;铜巴需要进行四次折弯,如图2。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固定方式牢靠性较低,易松脱,人工固定扎带一致性较差且需要通过在周围零件开孔,以满足扎带的装配;铜巴需向下折弯,在模组端板侧边布置,铜巴较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一种铜巴固定卡扣,用于解决人工固定方式不牢靠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铜巴固定卡扣,所述铜巴固定卡扣包括固定机构、卡紧机构和安装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和卡紧机构分别连接在安装机构上,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卡紧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互配合用于防止铜巴滑出,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住铜巴的一侧,所述卡紧机构用于将铜巴卡紧,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将铜巴固定卡扣固定在电池单体的模组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机构与安装机构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卡紧机构与安装机构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机构内具有一个平行于第一固定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放置铜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机构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卡紧机构为弹性材料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卡紧机构通过弹簧与固定机构相连接。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铜巴、电池单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铜巴固定卡扣,所述铜巴通过所述铜巴固定卡扣固定在电池单体的模组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铜巴具有第一折弯点和第二折弯点,所述第一折弯点与所述第二折弯点分别位于所述铜巴的两端。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卡紧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对设置,且相互配合用于防止电池单体的铜巴滑出,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住电池单体的铜巴的一侧,所述卡紧机构用于将电池单体的铜巴卡紧。如此,通过卡扣的方式将铜巴固定在模组端板上,稳定性高,铜巴不易脱落;减少了对铜巴的加工成本;节省了模组周围的空间,有利于电池包内部零件的整体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所述扎带固定铜巴的方式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所述对铜巴的四次折弯加工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铜巴固定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铜巴固定卡扣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5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抗压抗拉伸的电缆
- 下一篇:一种摄像系统独立工作的门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