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4645.5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4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迋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隆加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00;F27D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罗伟清 |
地址: | 3111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感应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主体和顶盖,所述主体的底部两侧活动设置有支撑机构,且主体的外壁两侧安置有进料口,所述顶盖活动设置于主体的顶部,且顶盖的内壁一侧安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主体的内部活动安置有限位机构,且主体的底端中部活动设置有调节机构。该中频感应加热炉设置有主体,连接座呈垂直状安置于底板的顶部,使得连接座在装置内使用时,可始终保持相应的垂直状态运行,保证连接座长期使用后,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倾斜,提高装置内零件的使用稳定性,同时底板通过支撑栓与螺母构成可拆卸结构,使用者使用装置时,可将装置通过底板上的支撑栓与螺母进行限位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感应加热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频感应加热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20KHZ)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这种涡流同样具有中频电流的一些性质,即,金属自身的自由电子在有电阻的金属体里流动要产生热量。
市场上的中频感应加热炉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装置内运行零件进行相应的限位支撑,使得零件在运行时,容易在装置内出现偏移,影响装置加工效率,装置内零件出现损坏时,无法快速开启装置,对内部零件进行维修,使用者需要对装置的工作角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多个使用者将装置抬起,进行角度调节,提高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并且使用者在移动时,容易发生碰撞,降低装置使用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中频感应加热炉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装置内运行零件进行相应的限位支撑,使得零件在运行时,容易在装置内出现偏移,影响装置加工效率,装置内零件出现损坏时,无法快速开启装置,对内部零件进行维修,使用者需要对装置的工作角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多个使用者将装置抬起,进行角度调节,提高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并且使用者在移动时,容易发生碰撞,降低装置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主体和顶盖,所述主体的底部两侧活动设置有支撑机构,且主体的外壁两侧安置有进料口,所述顶盖活动设置于主体的顶部,且顶盖的内壁一侧安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主体的内部活动安置有限位机构,且主体的底端中部活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主体的外壁中部活动安置有铭牌贴,所述调节机构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储物箱。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架、连接座、底板、支撑栓和螺母,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底部安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壁活动设置有支撑栓,且支撑栓的外壁一端活动安置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呈垂直状安置于底板的顶部,且底板通过支撑栓与螺母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顶盖与凸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顶盖通过凸块与凹槽构成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活动板、立柱和限位柱,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顶部安置有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立柱与限位柱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限位柱等距分布于立柱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伸缩柱、横板、底块、滑槽和滑块,所述伸缩柱的底部设置有横板,且横板的下方活动安置有底块,所述底块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活动安置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伸缩柱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且主体通过伸缩柱与横板构成伸缩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隆加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隆加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4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