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动脉翻山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4518.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方军;谢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徐媛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腔动脉翻山导管,包括主鞘管,所述主鞘管的内部通过第一分隔板分割为第一鞘腔、第二鞘腔,所述第一鞘腔、第二鞘腔的右侧端且位于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涂层,所述第二鞘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左侧端为弯头,所述导管的内表面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第一管腔、第二管腔,所述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在弯头侧且位于内表面设置有第二涂层。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双腔、双管结构,可以更加方便的为医疗人员使用,呈半圆形会弧形的弯头可以更方便的伸入到动脉中,设置有涂层,因此不需要通入导丝进行辅助,可以随时造影,更加快速便捷的帮助医疗人员找到病变处,大大提高了翻山导管的目的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腔动脉翻山导管。
背景技术
翻山导管,所谓的山是主髂分叉的象形说法。就是采用股动脉逆行穿刺,使用导管导丝越过主髂分叉,到达对侧肢体进行介入操作。现在的翻山导管目的性不强,在下肢动作翻山时,用的为单弯或多功能导管等,因此,目的性不强。在进行翻山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延缓医疗工作的进行速度,使医疗人员与病人受更多放射线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腔动脉翻山导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鞘管,所述主鞘管的内部通过第一分隔板分割为第一鞘腔、第二鞘腔,所述第一鞘腔、第二鞘腔的右侧端且位于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涂层,所述第二鞘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左侧端为弯头,所述导管的内表面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第一管腔、第二管腔,所述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在弯头侧且位于内表面设置有第二涂层,所述主鞘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鞘管,所述支鞘管远离主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鞘管座,所述第一鞘管座远离支鞘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封盖,主鞘管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鞘管座,所述第二鞘管座远离主鞘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扩张座,所述扩张座远离第二鞘管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第二鞘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偏管,所述偏管远离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侧通孔螺纹连接有第二封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管远离弯头的一端与扩张座固定连接,所述弯头呈半圆形或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鞘管座的内表面设置有止血阀,所述止血阀也设置于第一鞘管座的内侧,所述第一鞘管座不含有支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扩张座的内表面设置有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位于第二鞘管座与扩张座连接端的左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使用显影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仅位于主鞘管与弯头的出口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鞘管的内部设置有支管腔,所述支管腔连通第一鞘管座、第一鞘腔,所述偏管与第二鞘管座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传统技术相比,该双腔动脉翻山导管具有双腔、双管结构,可以更加方便的为医疗人员使用,呈半圆形会弧形的弯头可以更方便的伸入到动脉中,设置有涂层,因此不需要通入导丝进行辅助,可以随时造影,更加快速便捷的帮助医疗人员找到病变处,大大提高了翻山导管的目的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腔动脉翻山导管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腔动脉翻山导管的远端开口内部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4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水力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快递包装袋封装的中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