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格机断线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3421.2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2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秦一庆;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甜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晓丽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格 断线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网格机断线报警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外壳内固定设置有连接外壳前后侧壁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设置有第一导线环,所述第一横杆的右侧间隔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左侧设置有长条状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设置有检测扣,所述检测扣的一端插入到通孔内、另一端弯折后与线的表面接触,所述外壳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断纱传感器,所述断纱传感器所在的位置与检测扣的顶部平齐,所述外壳的后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蜂鸣器,所述传感器与蜂鸣器电性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对断裂的线进行报警,避免断裂的线进入到设备内、提高篷布织物的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格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格机断线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篷布织物坚牢耐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用于汽车运输和露天仓库的遮盖以及野外搭帐篷,劳动保护服装及其用品。经染色后也可用作鞋、旅行袋、背包等面料。由于篷布的广泛需求,现有的篷布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篷布是通过多条线并列进入到网格机内并在网格机内排列组合织造形成,这些线需要保持完整不断线的状态进入到网格机内才能织造出品质较好的篷布,但是,现有技术中线是直接进入到网格机内的,并列的多条线中可能会出现某条线断裂的情况,对篷布织物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线进入到网格机内之前,对断掉的线进行警示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网格机断线报警装置,能对断裂的线进行报警,避免断裂的线进入到网格机内的情况出现,提高篷布织物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格机断线报警装置,包括顶部开放设置且呈长方形的外壳,外壳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相对应,外壳内固定设置有连接外壳前后侧壁的第一横杆,第一横杆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且呈环形的第一导线环,第一横杆的右侧间隔且平行设置有中空状的圆筒,圆筒的两端分别与外壳的前后两侧壁固定连接,圆筒的左侧设置有长条状的通孔,通孔内活动设置有检测扣,检测扣的一端插入到通孔内、另一端弯折后与线的表面接触,外壳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断纱传感器,断纱传感器所在的位置与检测扣的顶部平齐,外壳的后侧固定设置有顶部开放且呈方形的凹槽,凹槽内固定设置有蜂鸣器,断纱传感器与蜂鸣器电性连接。
线穿过第一穿线孔进入到外壳内,再从第一导线环左边的后侧穿过第一导线环中心后从第一导线环右边的前侧穿出,经过第一导线环的导向作用,使得线会被规整并进入到外壳内,检测扣弯折之后一端位于通孔内,另一端位于线的上表面,线进入到外壳内之后再经过第二穿线孔,位于外壳内的线会对检测扣产生支撑力,其中如果有某一条线断裂,那这条线就无法再对检测扣产生支撑力,检测扣会通过自身的重力向下沉,落入到通孔内,此时断线传感器就会检测线断掉的状态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蜂鸣器,蜂鸣器接收到断线的信号发出声音提醒操作人员对线进行修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横杆与圆筒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与第一横杆互相平行,第二横杆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且呈螺旋状的第二导线环,第一导线环和第二导线环相对应,通过第二横杆上设置的第二导线环的作用,线从第一导线环右边的前侧穿出之后,再经过第二导线环左边的前侧穿过第二导线环的中心后从第二导线环右边的后侧穿出,通过第一导线环和第二导线环对线共同的作用,可以避免进入到外壳内的线出现不规整的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横杆的右侧与圆筒的左侧壁接触设置,通孔的左侧与第二横杆的右侧平齐,使得经过检测扣底部的线更加平整,第二导线环固定设置在第二横杆的左侧且位于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第二导线环的顶部与第一导线环的顶部平齐,通过线在外壳内经过第一导线环和第二导线环的长度,能更好的对线进行规整,避免线打结的情况出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内均固定设置有导线圈,导线圈为中空的环状,能对经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线进行缓冲,避免对线的表面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甜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甜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3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