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且耐磨的干熄焦循环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3416.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章森;梁凤鸣;李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利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29/02;F04D29/58;F04D29/70;C10B39/02;H02K5/18;H02K9/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耐磨 干熄焦 循环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且耐磨的干熄焦循环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中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连接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导风罩之间设有吸附棉,所述电机的底端通过导热底座与支撑座连接,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导热底座处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底端位于水箱内。有益效果:不仅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焦粉对壳体和叶轮的磨损,同时能够减少高温气体的温度对电机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效节能且耐磨的干熄焦循环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循环风机是风机的一种,能够为干熄焦冷却气体提供动力并根据工况调整转速调节循环风量,在干熄焦工艺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工艺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在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产生的蒸汽与汽轮机等器械的配合,为循环风机提供动力,减少能源的浪费,当高温循环惰性气体从干熄炉中排出进行热交换时需要进行除尘,除尘后再由循环风机将气体重新送至干熄炉内,通过除尘减少空气中的炭粒对循环风机的影响,但是空气中残留的炭粒仍然会对循环风机壳体和叶轮造成磨损,而且由于进入循环风机内的空气具有较高的温度,传导到电机处也会影响到电机的正常工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且耐磨的干熄焦循环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且耐磨的干熄焦循环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中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连接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圈一,所述导风罩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圈二,所述导风罩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圈一和所述连接圈二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导风罩之间设有吸附棉,所述隔板上分别开有入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电机的底端通过导热底座与支撑座连接,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导热底座处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底端位于水箱内,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支撑座的内部,所述水箱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导热板之间设有顶出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和弹簧,所述导热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支撑座的内壁且位于所述连接板一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与所述连接板二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远离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水箱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固套,所述稳固套位于所述导热杆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壁涂有耐磨涂层一。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的外表面图涂有耐磨涂层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利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奥利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3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泰妙菌素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吸除线绒的放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