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节能抗震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0463.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6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顺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秦瑞 |
地址: | 4083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节能 抗震 建筑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节能抗震建筑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器,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之间且位于地基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顶部的两侧且位于地基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之间且位于地基的外表面设置有墙体。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板吸收太阳的热量,从而加热蓄水池内的水,通过加压装置将蓄水池内的热水流入墙体内的换热水管,从而对室内提供热能,保证室内的温暖,通过设置加固层和减震器可以有效的对建筑进行抗震,设置隔音层保护建筑不受外界噪音污染,设置活性炭层吸收建筑内的杂质跟有害气体,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为一种绿色节能抗震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抗”的主要任务,当今国内外的建筑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和砖为主体,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仍是通过提高建筑节后的整体稳固性来实现的,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是靠消耗大量建筑材料来实现的,即用“以刚克刚”措施来抵抗地震波的冲击。
当建筑材料的用量过小会使建筑物被突发的地震震塌,给人类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当建筑材料的用量过大且大大超过了抵御地震的能力时,或不发生地震时,使用过量的建筑材料不符合当今世界低碳的潮流,达不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节能抗震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节能抗震建筑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器,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之间且位于地基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顶部的两侧且位于地基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之间且位于地基的外表面设置有墙体,所述墙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蓄能地板,所述墙体的右侧设置有观景窗,所述墙体的顶部设置有屋顶,所述屋顶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屋顶的顶部且位于太阳能板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池。
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左侧且位于观景窗的底部设置有花卉区,所述地基的外表面且位于花卉区的左侧开设有水槽,水槽贯穿地基并延伸至加固层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地基的外表面且位于水槽的左侧设置有光伏水泵,光伏水泵与外界控制开关相连。
优选的,所述地基的外表面且位于墙体的右侧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与水槽相连。
优选的,所述地基的外表面且位于墙体的四周设置有围挡。
优选的,所述墙体内壁的右侧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的右侧设置有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右侧设置有活性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太阳的热量,从而加热蓄水池内的水,通过加压装置将蓄水池内的热水流入墙体内的换热水管,从而对室内提供热能,保证室内的温暖;
通过设置加固层和减震器可以有效的对建筑进行抗震,设置隔音层保护建筑不受外界噪音污染,设置活性炭层吸收建筑内的杂质跟有害气体,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顺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顺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0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中央空调
- 下一篇:一种绿色建筑多功能节能墙体